生不争名与争利,夫君何故鲜欢意。
以道自重固有之,非理相干是无谓。
白日升天恐虚传,金貂换酒何曾醉。
谁云忧挠大于山,亦是人间常式事。
【解析】
本诗是唐代诗人刘叉的《题乌江亭》。刘叉(约871—901),字方平,唐末五代时期诗人。
“生不争名与争利,夫君何故鲜欢意。”注释:人生不应当为了名利争斗,你丈夫为何如此不高兴?
“以道自重固有之,非理相干是无谓。”注释:坚守正道来提升自己的价值,这是理所当然的事,不合道理的事就是不必要的。
“白日升天恐虚传,金貂换酒何曾醉。”注释:太阳从天上升起,人们说是神仙升天的传说,我换了金貂当酒喝,又怎么会醉呢?
“谁云忧挠大于山,亦是人间常式事。”注释:谁说愁烦像高山一样重呢?这也是一种寻常之事。
赏析:
此诗写诗人因遭人诽谤、诬陷而愤慨不平,抒发了诗人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不满。
首句点明主旨:“生不争名与争利”。诗人认为人生不应为名利之争,而应追求精神上的满足。
次句直陈原因:“夫君何故鲜欢意?”为什么你的心境这么不高兴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不平。
第三句用典抒情:“以道自重固有之。”坚守正道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诗人认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来实现精神的充实和愉悦才是真正的快乐。
第四句用典抒情:“非理相干是无谓。”不合于道理的事情就是没有意义的。作者认为那些不合于道德规范的行为是没有价值的。
第五句反诘抒情:“白日升天恐虚传”,太阳从天上升起来,人们说是神仙升天的传说,我换了金貂当酒喝,又怎么会醉呢?诗人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来表达他的人生态度——不随波逐流,不迷信神仙。
尾联总结抒情:“谁云忧挠大于山,亦是人间常式事。”谁说忧愁烦恼比大山还沉重呢?这也是世间常有的事。诗人认为忧愁烦恼是人之常情,不必过于在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看得很淡,更看重的是精神生活,体现了他的清高脱俗和独立自主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