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诗句解读和翻译:

1. 一物其来有一身:

  • 解释:“一物”指自然界中的一物,“其来”表示它的起源或产生的过程,“有一身”意味着这事物自身包含了一个整体。
  • 译文:万物的起源都包含于其中。

2. 一身还有一乾坤:

  • 解释:“一身”指的是个体或事物的存在,“还有”表示除了其他之外还有更多的东西,“一乾坤”指的是整个宇宙空间,乾坤是古代对天地的称呼。
  • 译文:这个个体的存在包含了整个宇宙的空间。

3.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 解释:“三才”指的是天、地、人(或天、地、心),古代哲学中常将天地与人视为天地人三才。“备于我”意味着万物都包含在我心中,“别立根”是指分开设立独立的根基。
  • 译文:能够知道万物都包含在我心中,不愿意将天地人三才分开设立独立的根基。

4.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

  • 解释:“体用”指的是事物的本体和作用,“天向一中分”表示天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统一,“人于心上起经纶”指的是人通过内心的修养来实现对宇宙的认识。
  • 译文:天与地之间存在着一种统一,而人则通过内心的修养来实现对宇宙的认识。

5.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 解释:“天人”指的是自然界和人类,“两般义”表示两种意义,“道不虚行”表示道理是真实存在的,“只在人”表示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体现出道理。
  • 译文:天与人有着不同的意义,真正的道理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等待着我们去实践,而实践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自然和人的关系的深刻理解。诗人认为,万物都包含在人的心中,人可以通过内心的修养来实现对宇宙的认识。同时,诗人也强调了真正的道理是真实存在的,它只是等待着我们去实践,而实践就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这首诗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