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解析】

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赏析时既要指出诗歌的语言特点,又要分析其表现手法。

本题要求赏析诗歌的“形象”。从题干中“观物吟其一”可知,本题考查的是“形象”。解答时要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例如第二句,“洪钧赋与不为贫”,诗人认为天地间万物都是洪钧赋予的,因此不会因为贫穷而感到痛苦。第三句,“因探月窟方知物”,诗人通过探求月亮之窟,才知道世间万物的真实面貌。第四句,“未蹑天根岂识人”,没有踏过天庭,怎能了解人间之事?第五句,“乾遇巽时观月窟”,乾卦遇到巽卦的时候,可以观察月亮之窟。第六句,“地逢雷处看天根”,大地遇见雷的地方,可以观看天庭。第七句,“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在天庭的天根月窟里往来闲逛,三十六宫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答案】

①耳目聪明男子身,洪钧赋与不为贫。

②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蹑天根岂识人。

③乾遇巽时观月窟,地逢雷处看天根。

④天根月窟闲来往,三十六宫都是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