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愁去只因花,春去愁来翻殢酒。
长恨愁多酒力微,为春成病花知否。

诗句:

春来愁去只因花,春去愁来翻殢酒。

译文:
春天来临时我满怀忧愁,但忧愁随着花儿的凋谢而消散。当春天离去时,我的愁绪也随之而来,却只能借酒消愁。

关键词解释:

  1. 春来愁去:春天的到来伴随着新的希望和生机,然而诗人却感到忧愁随之而来,如同花朵的绽放预示着凋零。
  2. 花:“花”在这里象征着美丽、生机与短暂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哀伤。
  3. 春去愁来:春天的离去不仅是季节的更替,更是诗人心境的一种转变,从忧愁到愁思,反映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4. 翻殢酒:殢指沉迷,沉迷于饮酒无法自拔。诗人用“翻殢”来形容自己对酒精的依赖,以减轻心中的痛苦。
  5. 长恨:长时间的悔恨与无奈。这里的“恨”不仅仅是对失去的遗憾,更多的是对自身处境的无力感的体现。
  6. 酒力微:形容酒力不足以驱散心中的愁苦,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和悲观情绪。
  7. 为春成病:因春天的到来而生病,暗喻了诗人因病而消瘦,身体日渐衰弱的状态,体现了诗人对春天带来的负面效应的关注。

赏析:
这首诗是丘逢甲对《马关条约》签订后所感受到的深深悲痛的表达。《问春》中的春天,对于诗人来说,并非是自然万物复苏的象征,而是充满了痛苦与失落的时期。诗中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美好景象,却通过对比强调了春天消逝时带来的悲伤和空虚。

诗人通过“春来愁去只因花”表达了春天虽美但无法持久的观点,暗示了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自然规律;而“春去愁来翻殢酒”则直接揭示了自己的应对之道——借助酒精来麻痹自己的情感,以忘却或逃避现实的苦楚,反映了诗人当时的精神状况。

全诗结构紧密,情感深沉。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引出自己的忧愁和无助,最后通过反复的修辞技巧强化了这种情感的强度,使得整首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同时,诗人通过自我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一个时代的苦难,也展示了作者个人的情感世界和精神面貌。它不仅是一首反映历史事件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哲学思考的抒情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