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雨时须不雨,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遍地止存蒿与莱。

要下雨时偏不下雨,

已成灾处更成灾。

如何百谷欲焦烂,

遍地止存蒿与莱。

诗句释义

  1. “要下雨时偏不下雨”
  • 这是对旱情的直接描述,强调了尽管需要降雨来缓解旱情,但雨水并没有如期而至。这里的“偏不下雨”可能指的是自然现象或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天气状况,使得雨未能及时降临。
  1. “已成灾处更成灾”
  • 这里表达了旱灾已经非常严重,而新的灾害又接踵而来,加剧了旱情的严重程度。这种叠加效应可能包括其他形式的干旱(如土壤干燥、水资源匮乏等)或由旱灾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1. “如何百谷欲焦烂”
  • 此句反映了由于长时间无雨导致的农田严重缺水,庄稼几乎要被晒焦。这里的“百谷”泛指各种谷物,而“焦烂”形容了庄稼因缺水而极度枯萎的状态。
  1. “遍地止存蒿与莱”
  • 此句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即在一片土地上,只剩下稀少的蒿草和野菜生长。这进一步强调了旱灾的广泛性和严重性,以及生态系统受到的破坏。

译文注释

这首诗的译文将原文中的古汉语词汇转化为现代汉语,以便读者理解诗中的内容。同时,每个关键词和短语都提供了相应的注释,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背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关注和对自然规律的敬畏。王之道通过细腻的描述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作为国家领导者的责任感。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要关注自然界的规律,尊重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