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命更危亦不死,无命极医亦无效。
唯将以命听于天,此外谁能闲计较。

【注释】

疾革:病危。吟:吟咏、吟哦。以:而,表示选择关系。

【译文】

在疾病危重的时候,我吟咏诗篇;

即使有命可活,我也绝不苟且偷生,

即使没有医可以治,我也决不放弃自己的生命。

只有将生死听任天帝安排,

除了天帝以外,又有谁能够让我安心呢?

【赏析】

这是一首绝句。诗人在临终之际,面对死神,发出“有命”与“无命”,以及“听于天”和“谁能闲计较”的感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说:“扁鹊过齐,齐王请之。扁鹊见齐王而诊之。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齐王曰:‘寡人得之何病?’扁鹊曰:‘目痛不能视。’于是乃使使者飞骑召扁鹊,扁鹊至,则齐王之疾已深矣。”此诗当亦取此意。

“疾革”二字,点明题旨。诗人一生坎坷不平,晚年被贬为庶民,身处逆境,却仍坚持正义,关心人民疾苦,因此对死亡有着深刻的认识。他既不愿因自己而危及他人,也不因自己而苟且偷生,所以,当面临死亡时,他只能把生死听由上天决定。“唯将以命听于天”,是全诗的主旨。

“听于天”,是诗人在临死前发出的感叹。“此外谁能闲计较”则是诗人对自己一生所做所为的评价。他一生正直无私,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关心人民的疾苦,从不为自己打算,更不会为了个人的名利去计较个人得失。他这种高尚的品格和情操,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他的死,是令人惋惜的,但他的死又是值得的,因为他的死,换来了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解放。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看法,认为生死都是自然规律,不可抗拒。但诗人并不因此而消极悲观,相反,他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积极进取地为国家民族的发展而努力。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正是诗人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