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竹数十尺,仍在高花上。
柴门昼不开,青碧日相向。
非止身休逸,是亦心夷旷。
能知闲之乐,自可敌卿相。

【注释】

高竹:高大的竹子。竹,这里泛指竹子一类的植物。

数:数量词,多。

仍:仍然。

柴门:柴草编成的简陋的门。

昼:白天,太阳光照的时间。

青碧:青色和碧色相间的颜色。

向:面对。

心夷旷:心胸宽广,心境宁静。

知闲之乐:懂得悠闲的生活乐趣。

自:从。

可敌卿相:可以与卿相媲美,即可以与卿相相提并论,比喻能与卿相相比。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高竹的诗,通过描写竹子的形貌和姿态,表现其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闲静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用词简练,句式整齐,意境高远,格调清雅,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咏物诗。

首二句写竹子的外形特征。“高竹数十尺”,“数十尺”是夸张手法,实际竹子不可能长得那么高,此处只是形容竹子非常高大。“仍在高花上”,高花即高处的花,可能是山花、野花或庭院中栽种的花卉。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根高耸入云的竹子仍然生长在那些高处的鲜花之上。这两句诗通过对竹子外形和位置的描写,为下面进一步描绘竹子的姿态作铺垫。

三、四句写竹子的神态。“柴门昼不开”,“柴门”是简陋的门,可能是一间茅屋或者小院的大门。“昼不开”是说在白天,柴门也不肯打开,因为竹子太高了,风一吹就把它吹倒;或者因为竹子太多,挡住了阳光;又或者是因为主人怕人打扰而紧闭门户。“青碧日相向”,这句诗的意思是,即使是炎热的夏季,竹子依然郁郁葱葱,翠绿欲滴,它那青碧的颜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在迎接着太阳的到来。“青碧”是形容颜色的词语,“日相向”是说太阳正对着竹子照。这句诗通过对竹子形态和颜色的描述,展现了其生机勃勃的景象。

五、六句写竹子的精神境界。“非止身休逸”,不仅是指竹子本身具有休息、安逸的特点,更是指它所展现出的一种精神风貌。“是亦心夷旷”,同样地,这里的“心夷旷”并不是指内心平静无波,而是说这种心境非常开阔,能够容纳万物。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这种精神境界不仅体现在竹子本身,更体现在它的精神内涵之中。

末两句写竹子所蕴含的乐趣以及它的价值。“能知闲之乐”,意思是说只有真正懂得了闲适之乐的人,才能领会到竹子的乐趣所在;“自可敌卿相”,这里的“自可”是“自然可以”的意思,意味着竹子的这种乐趣完全可以与那些高贵的卿相相比。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懂得闲适之乐的人自然会被这种乐趣所感染,他们能够欣赏到竹子所带来的快乐,甚至能够与之相提并论。

【译文】

高高的竹子有几十丈高,依然生长在高处的花朵上。

简陋的柴门不轻易开放,只在晴朗的日子里才迎着朝阳敞开。

它不仅让人感到身心得到了休息和愉悦,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宁静。

能够体会到闲暇之乐的人,自然会被这种乐趣所吸引,他们甚至能与那些尊贵的卿相相提并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