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声乱昼林,为谁苦驱逼。
虫声乱夜庭,为谁苦劳役。
嗟哉彼何短,一概无休息。
借问此何长,两能忘语默。

诗句翻译:

  • “鸟声乱昼林,为谁苦驱逼。”

  • 解释:鸟儿的叫声在白天的树林中混乱地响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苦苦被驱使。

  • “虫声乱夜庭,为谁苦劳役。”

  • 解释:昆虫的声音在夜晚的庭院中混乱地响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而苦苦被劳累。

  • “嗟哉彼何短,一概无休息。”

  • 解释:唉!它们(指鸟和虫)的生命多么短暂,全都没有休息的机会。

  • “借问此何长?两能忘语默。”

  • 解释:我想问这些生命的真正意义何在?它们竟然能够忘却言语与沉默。

    注释:

  • “秋日即事”是题目,描述了作者在秋季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由此引发的感受。

  • “鸟声乱昼林”:描述鸟类的鸣叫声在白昼的树林中显得凌乱和不和谐。

  • “为谁苦驱逼”:询问为何鸟类要在白日里如此忙碌,似乎有被强迫的感觉。

  • “虫声乱夜庭”:描述昆虫的声音在夜晚的庭院中也显得杂乱和不协调。

  • “为谁苦劳役”:再次询问为何这些昆虫要在夜晚劳作,似乎有被奴役的感觉。

  • “嗟哉彼何短”:感叹它们的生命多么短暂。

  • “一概无休息”:指出这些小生命在一生中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或放松。

  • “借问此何长”:向自然发问,这些小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 “两能忘语默”:最后提到,即使是最微不足道的小生命,也有能力遗忘语言与寂静,这是对自然界的一种赞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日间和夜晚鸟虫活动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观察。诗中的“鸟声”和“虫声”分别代表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前者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和热情,后者则代表了生命的艰辛和辛劳。然而,这两种声音都未能给这些小生命带来真正的休息与安宁。因此,诗人发出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同时也对自然的神奇之处表示了深深的敬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