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见希夷真,未见希夷迹。
止闻希夷名,希夷心未识。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观陈希夷先生真画》。诗中描述了诗人未见陈希夷真迹,只见其名,对其内心也未识得的情况。
译文:
在未见希夷先生的真身,
只在听闻希夷先生的名声,
他的心志和品质我未能明了。
注释:
- 止闻希夷名 - “止”表示“只”,“止闻”是说只听到或看到过希夷先生的名声。
- 希夷心未识 - “希夷”是陈希夷的别称,“心未识”表示对希夷先生的内心世界和品质还不了解、不清晰。
- 译文: - “真”指实际的、存在的,“墨迹”则是指陈希夷的真迹画作,也就是他的真实形象和作品。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陈希夷先生的敬仰之情以及自己的谦逊心态。诗人虽然知道陈希夷先生的名字,但并未见过其真人真迹,因此只能通过听闻来了解他。这种通过间接途径去了解一个人的方式,体现了诗人的谦逊和对陈希夷先生深深的敬意。同时,这也反映出了古人对于艺术和学问的敬重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