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
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
静久必成润,动极遂成然。
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全。
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
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
这首诗的标题是“观物吟”,作者是宋代诗人苏轼。
第一句:“地以静而方,天以动而圆”。这句话的意思是大地因为静止所以呈现出方形,天空因为运动所以呈现出圆形。这是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描述,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性和和谐性。
第二句:“既正方圆体,还明动静权”。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确定了天地的形状,同时也明确了静止和运动的法则。这是对自然规律的解释,强调了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
第三句:“静久必成润,动极遂成然”。这句话的意思是静止久了一定会变得湿润,运动到了极点就会形成物体。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表达了自然的变化过程。
第四句:“润则水体具,然则火用全”。这句话的意思是湿润的时候水体就存在,火的使用也就完整了。这是对自然现象的应用,强调了自然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句:“水体以器受,火用以薪传”。这句话的意思是水体是由器皿接受的,火的作用是通过柴薪传递的。这是对自然的利用,表达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利用。
第六句:“体在天地后,用起天地先”。这句话的意思是形体存在于天地之后,作用却出现在天地之前。这是对自然规律的解释,强调了自然界的作用和影响。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和理解。它强调了自然的运动和变化,以及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应用和利用,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依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