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处虽近郭,不欲登城市。
尽日客不来,至夜门犹闭。
院静春正浓,窗闲昼复寐。
谁知藜藿中,自有诗书味。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赏析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分析作品的结构,注意总结文章的主旨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赏析作品中的关键语句,评价其艺术效果。理解诗歌语言的丰富性和表达技巧的多样性。理解诗歌的情感,领会诗歌中蕴含的哲理性思想。体会诗人的创作意图。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掌握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运用。了解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象征、典故等。

“居处虽近郭”一句,写出了主人公对城市生活的厌倦,表达了作者向往自然,追求清静生活的愿望。“不欲登城市”一句,表明了主人公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尽日客不来”一句,表现了主人公对主人身份的自豪与满足,也反映出主人公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至夜门犹闭”,说明主人公对外界事务并不关心,只是安享自己的清福。从诗句中可以感受到主人公对自然的热爱。“院静春正浓”两句,进一步写主人公的闲适生活。院落宁静,春色正浓,主人公享受着悠闲的生活。“谁知藜藿中,自有诗书味”。意思是:谁能想到藜藿(草本植物)中也有诗书之味呢?这两句是说,尽管身处简陋的环境,但主人公却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他的精神境界很高。

【答案】

《共城十吟春郊闲居》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郊外闲居的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全诗如下:

居处虽近郭,不欲登城市。

尽日客不来,至夜门犹闭。

院静春正浓,窗闲昼复寐。

谁知藜藿中,自有诗书味。

译文:

我的居处虽然靠近城郭,但我并不想去城里居住。一整天没有客人来过,直到晚上家门仍然紧闭。院子里安静,春风正好,白天我常常打盹儿。谁能料想藜藿(藜为野生草类植物,藿为野菜)中也有诗书之味呢?

赏析:

此诗前四句写景抒情;后四句议论抒情,点明主题。

前四句主要写诗人闲居时怡然自乐的心情。首句“居处虽近郭”是说诗人的住所离城很近,而“不欲登城市”是说即使住得近,也不想到城里去住。次句“尽日客不来”是说一整天也没有客人来访。三句“至夜门犹闭”是说到了夜晚还闭门不出。四句“院静春正浓”是说庭院内十分安静,春意盎然。“窗闲昼复寐”,意思是说白天里闲得无事可做,只好午休小寐片刻。这四句写诗人闲居时的怡然自乐,表现了诗人对这种清静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的淡泊。

后四句是说即使是藜藿这样粗贱的食物,也能成为诗人读书作诗的对象。“谁知”二字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议论。“藜藿”指草本植物,这里用来形容食物。诗人以藜藿比喻自己,表现出自己高洁的节操。“中”字下得很有力。“自有诗书味”一句,既表明诗人在粗食中也能领略到诗书的滋味,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深厚的文化修养。

此诗通过对诗人居处环境、日常生活以及读书写作情景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心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