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
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
晓香岩屋像,寒咒石潭鱼。
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
【注释】
- 送:赠别。惠嵩:人名。
- 上人:对高僧的尊称,这里指惠嵩。
- 西山:山名,在今安徽宿州。
- 住:居住。
- 乱山居:乱石堆积的山中居处。
- 禅机:禅宗修行的机要。
- 世网:世间的名利和纠缠。
- 晓香:清晨的香气。
- 岩屋像:岩石上的佛像。
- 寒咒:僧人念经时发出的声响。
- 寻诗境:寻找诗歌的境界。
- 看君坐隐庐:看你隐居于深山之中。
【赏析】
此为送别之作,诗人把与惠嵩上人同游西山、共度时光的欢乐心情写了出来,表达了对惠嵩上人的深厚情谊。
“孤云无定迹,又入乱山居。”诗人以“孤云”自喻,表示自己虽远离尘嚣,但内心仍牵挂着世间的一切,而这种情感也如同那无定踪迹的孤云一样飘忽不定。接着,诗人用“又”字转折,描绘了一幅新的图景:他与惠嵩上人一同走进了乱石堆砌的山间居所。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又表现了他对世俗世界的无奈和眷恋。
“既息禅机稳,从教世网疏。”这里的“禅机”指的是禅宗修行的机要,“世网”则是指世间的名利和纠缠。诗人用“既息禅机稳”来形容自己已将内心的杂念放下,心境变得宁静而坚定;而“从教世网疏”则表明他不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而是选择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方式。这两句诗既表现出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领悟,又展现了他在面对世俗世界时的从容与淡定。
“晓香岩屋像,寒咒石潭鱼。”诗人继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清晨时分,山谷中的寺庙里弥漫着香烟,岩石上的佛像仿佛也在诉说着什么。而在寒冷的石潭边,鱼群欢快地跳跃着,似乎在迎接着新的生命。这两句诗既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又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待我寻诗境,看君坐隐庐。”最后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表示自己渴望能够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诗意之地,然后静静地坐在山林间的小屋里品味这份宁静与美好。而他也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见到惠嵩上人,与他一起分享这片山水之间的诗意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并通过送别友人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感慨。同时,诗人也借此机会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与心灵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