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膏蒸土兰芽热,粉魂淡艳凝缃缬。柳条无力受东风,桃叶春江弄花月。
枕函坠发昏眠重,绮帐惊寒替花恐。屏琐虫栖化粉蛾,帘甲蜂钻抱残蛹。
麦门冬长柔堪结,桐轮辗尽棠梨雪。门掩车箱铜较闲,瓶敲井干青丝绝。
君不见楚王宫中乐酣宴,嫌怕旁人说春晚。玉钗埋遍细腰人,章华台上苍苔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春浓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注释和赏析:
雨膏蒸土兰芽热,粉魂淡艳凝缃缬。
【释义】:雨水滋润着泥土,兰花嫩芽开始生长,它的粉色灵魂在淡雅中凝聚着黄色的花纹。
【译文】:雨水滋养着土地,兰花的芽儿开始变热,它们粉嫩的灵魂在淡雅的色彩中凝结成黄色的纹理。
【注释】:雨膏(雨水)——滋润;兰芽(兰花的嫩芽)——指初生的兰花幼苗;淡艳——浅淡的颜色;缃缬(xiān xé)——古代的一种黄色花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首句以“雨膏”起兴,描绘了雨水滋润大地、使万物复苏的画面。接着,诗人通过对兰花芽儿的描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兰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花,其淡雅的颜色象征着春天的美好。柳条无力受东风,桃叶春江弄花月。
【释义】:柳树的枝条在春风中显得无力,而江边的桃花在春风中摇曳着花瓣,仿佛玩弄着月亮。
【译文】:柳树枝条在春风中显得无力,而江边桃花在春风中轻轻摆动,似乎在玩弄着明亮的月亮。
【注释】:东风(东风):温暖的春风;桃叶(桃花)——江边盛开的桃花;春江——指春天的江水。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春风、桃花和月亮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氛围。春天的风轻拂过柳树,使其枝条轻轻摇曳,而江边的桃花则在春风中绽放,仿佛在与月光嬉戏。这种画面充满了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枕函坠发昏眠重,绮帐惊寒替花恐。
【释义】:枕头被褥滑落,我陷入了沉重的睡眠之中;华美的帐子被风吹得瑟瑟发抖,我担心花儿会因此感到害怕。
【译文】:枕头被褥滑落,我陷入了沉重的睡眠之中;华丽的帐子被风吹得颤抖不已,我担心花儿会因此而感到害怕。
【注释】:枕函(zhěn kǎn)——枕头被褥;绮帐(qǐ zhàng)——精美的帐子。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夜的睡梦中被惊醒的情景。枕头被褥滑落,意味着夜晚的寒冷和不安稳。华丽的帐子被风吹得颤抖不已,则暗示了春夜的微凉和花朵可能遭受的威胁。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理感受,也体现了他对周围环境的敏感观察。屏琐虫栖化粉蛾,帘甲蜂钻抱残蛹。
【释义】:屏风上布满了蛛网,蜘蛛正在筑巢;木架上的蜂房内,蜜蜂正在寻找食物。
【译文】:屏风上布满了蛛网,蜘蛛正在忙碌地筑巢;木架上的蜂房里,蜜蜂正在搜寻食物。
【注释】:屏琐(píng suǒ)——屏风上的细密网格;甲——这里指的是蜂房。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些生物活动。屏风上的蛛网表明春天的昆虫开始活跃起来,而木架上的蜂房则暗示了蜜蜂开始采集花粉和花蜜。这些细节反映了春天自然界的生命力和活力。麦门冬长柔堪结,桐轮辗尽棠梨雪。
【释义】:麦门冬长得柔韧,可以编织成结实的绳索;桐树上的桐籽经过碾压已经没有了雪白的外层。
【译文】:长长的麦门冬柔软且坚韧,可以编成一个结实的绳索;桐树上的桐籽经过碾压之后已经没有雪白的部分。
【注释】:麦门冬(mài méndīng)——一种草药或植物的名字;棠梨(táng lí)——一种树木的名字,此处泛指果实。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述麦门冬和桐籽的变化,表达了春天的到来和大自然的变化。麦门冬的生长象征着生命力和坚韧,而桐籽经过碾压后失去了雪白的外壳则意味着春天的成熟和收获。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季节的更迭,也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门掩车箱铜较闲,瓶敲井干青丝绝。
【释义】:车门关闭得严严实实,马车箱子里的铜钱变得闲置无用;瓶子敲碎的声音清脆响亮,井壁的青苔已经干枯无踪。
【译文】:车门紧闭得严严实实,马车箱子里的铜钱变得闲置无用;瓶子敲击时发出的清脆声响,井壁上的青苔已经干枯无踪。
【注释】:门(mén)——这里代指车门;车箱——车马箱;铜(tóng)——这里泛指铜钱;井干(jǐng gàn)——井壁;青丝绝——井壁上的青苔已经干枯无踪。
【赏析】:这两句诗描述了一种宁静而悠闲的生活状态。车门紧闭代表着安全和隐私,马车箱子里闲置的铜钱则暗示了财富和资源的积累。瓶子敲击时发出清脆声响,象征着生活的简单和快乐。而井壁上不再有青苔,则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消逝。这种描写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