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别高峰,挥手谢平野。
百里伴啼猿,一官骑恶马。
飞花堕城隅,槁叶积亭下。
从教践踏去,会有相逢者。
【注释】:
五云门外 :在长安城东。五云,即彩云,古代传说指祥瑞之气。
小亭 :亭子很小,可能为官舍中的亭台楼榭。
醉中别高峰 :醉后分别高峰,高峰是终南山的别称。
挥手谢平野 :挥手送走平野,平野指渭水之南平原地带。
百里伴啼猿 :猿猴在百步之外相随哀鸣。
一官骑恶马 :一个官职骑着一匹劣马。
飞花堕城隅 :花瓣飘落城角,形容春日景色美丽动人。
槁叶积亭下 :枯叶堆积在亭下。
从教践踏去 :任由人们踩踏而去。
会有相逢者 :一定会有相逢的人,指自己与友人或知音相遇。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公元760年(天宝九载)秋末游长安时所作。当时李白正在长安任翰林供奉,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他本想好好地享受一下这难得的幸福时光,但不久就因权贵们的排挤而被迫离开长安,从此开始了漂泊生涯。这首诗就是写于被贬期间的一次离别时的情景。
“五云门外小亭”,开篇点明离别之地,五云门为长安城的北城门,小亭是诗人居处附近的一座亭子。这里用“小”字修饰“亭”,表明此亭虽小,却是诗人的栖身处。
“醉中别高峰,挥手谢平野”,诗人是在醉酒之后告别终南山的。终南山是长安的名山,诗人常登高望远。“挥手谢平野”,是说在告别之际,挥袖向远处渭河平原上告别,意气风发。
“百里伴啼猿,一官骑恶马”,写离别时的情景。“百里”,指从终南山到长安的距离;“猿”,是猿猴,这里借代悲凉的猿声;“恶马”,指劣马。诗人骑马而行,身后传来猿猴凄厉的啼叫,眼前是一片荒凉萧瑟的景象,心情十分沉重。
“飞花堕城隅,槁叶积亭下”,写诗人行至城外,看到满街凋零的花瓣和落叶,不禁感叹春天已经过去,秋天即将到来。
“从教践踏去,会有相逢者”,诗人认为,虽然自己现在被人踩踏,但总有一天还会遇见赏识自己的人。
此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坎坷的深刻感悟,表达了他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惆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全诗意境清新,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