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削成面,山后不露骨。
何人恋巢居,结屋寄突兀。
多风锁寒殿,频雨闭石窟。
笋透狮子倾,草蔽鸱吻没。
髑髅串胡神,缨络缠古佛。
熹灯影摧残,槁柏香蓬馞。
丹叶夏犹在,绿树暑未发。
坳径鸣秋蛩,闲阶起苍鹘。
僧衣莓苔侵,斋钵野菜掘。
梵庋止数卷,矧能备巾拂。
奔波道涂间,体倦神屡竭。
大险阨在前,醉梦魂恍惚。
信陋获安处,不胜尘土汩。
经房晚栖禅,殆亦未易忽。
铁凤终日叫,心颇恶此物。
欲去欲住间,征帆已超越。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黄庭坚。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注释和赏析:
注释:
- 石钟寺:一个位于江西宜黄县的寺庙,因其周围有石头钟而得名。
- “山前削成面”:描述石钟寺附近的山峦被削平,形成了平坦的表面。
- “山后不露骨”:暗示山上的石头像骨骼一般裸露,难以隐藏其真实的形态。
- “恋巢居,结屋寄突兀”:指一些鸟儿或动物选择在石钟寺附近筑巢或栖息,因为这里地势高耸而突出。
- “多风锁寒殿,频雨闭石窟”:描绘寺庙因风大而显得冷清,雨水频繁地落在石窟上。
- “笋透狮子倾,草蔽鸱吻没”:形象地描述了石钟寺的石雕狮子因雨水而变得倾斜,以及鸱吻(一种传统建筑上的装饰)因草木生长而被遮盖。
- “髑髅串胡神,缨络缠古佛”:形容寺庙中的佛像因年代久远而显得破旧,甚至有些像髑髅(即死人的头骨)。
- “熹灯影摧残,槁柏香蓬馞”:描绘寺庙中灯光昏暗,柏树香气弥漫。
- “丹叶夏犹在,绿树暑未发”:说明夏季时,寺庙里的红色树叶依然存在,而绿色树叶还未长出。
- “坳径鸣秋蛩,闲阶起苍鹘”:描述了秋天时,寺庙的幽静小路中传来蟋蟀的叫声,闲适的台阶上飞起了苍鹰。
- “僧衣莓苔侵,斋钵野菜掘”:描绘了寺庙僧人的衣服沾满了莓苔,斋堂里的钵钵碗碗都是野菜制成的。
- “梵庋止数卷,矧能备巾拂”:形容寺庙里存放的经卷只有几卷,甚至连基本的拂尘都没有。
- “奔波道涂间,体倦神屡竭”: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劳累不堪,精神也日渐枯竭。
- “大险阨在前,醉梦魂恍惚”:表达了诗人面对前方的大危险感到困惑和恐惧。
- “信陋获安处,不胜尘土汩”:表示即使是在这样的简陋环境中也能找到安宁之所,但这里的尘土却让人感到困扰。
- “经房晚栖禅,殆亦未易忽”:晚上回到寺庙经房修行,可能是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
- “铁凤终日叫,心颇恶此物”:形容寺庙内的铁凤鸟(一种鸟类)整日不停地鸣叫,让诗人感到厌恶。
- “欲去欲住间,征帆已超越”:在决定离去与留下之间徘徊,而远方的帆船已经驶过。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石钟寺的独特景象和历史背景。诗中的“石钟山”位于江西宜丰县,是一处风景秀丽的地方。诗中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的美,还涉及了寺庙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诗人通过对寺庙周边环境的描写来传达他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文历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