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寺来人少,祇林过雨清。
日光微破影,云色未全晴。
久客嗟殊俗,中年哭后生。
庭前空柏子,此意复谁明。
注释:
- 萧寺来人少,祇林过雨清。:萧寺来的人多,衹林经过的雨后格外清明。
- 日光微破影,云色未全晴。:阳光微弱地穿透了影子,云彩尚未完全放晴。
- 久客嗟殊俗,中年哭后生。:久客他乡感叹风俗不同,中年时哭泣哀悼年轻的生命。
- 庭前空柏子,此意复谁明。:庭院前只有空落的柏树种子,这种心意又谁能理解?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诗人在萧寺与妻子告别,来到只林(地名),途中看到雨后的景物,感慨万千。
首二句写从萧寺到祇林路上所见之景。“萧寺”指寺院,这里泛指僧人居住的地方。“祇林”是地名,今属浙江杭州灵隐寺一带。这两句是说,萧寺来的人少,祇林经过的雨后格外清明。
颔联写景。“日光微破影”,意思是太阳光线微弱地穿透了树木的影子;“云色未全晴”,意思是天空中的乌云还未完全散去。
颈联写感伤之情。“久客嗟殊俗,中年哭后生。”诗人长期在外游历,感叹风俗迥异;到了中年以后,更是悲伤悼念年轻人的不幸夭折。
尾联写悲凉之感。“庭前空柏子,此意复谁明?”庭院里只有空空的柏树种子,这种悲痛的心情又谁能理解呢?
这首诗通过描绘萧寺、只林路上的景致,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和悼亡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特点,如风俗差异、人情淡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