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邑聊观政,无才可及人。
案书捐吏役,檐日遂吾真。
听说桑麻好,欢言雨露新。
贫居愿时熟,聊试甑中尘。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及赏析。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内容,理解其思想情感。此题要求“逐句释义”,即要求学生逐句翻译诗句的意思,并写出每句的关键词。第一、二句是说在县里做官只是暂时地看一看,因为没有什么才能,也就不自比人了。第三、四句说:放下文书,辞去吏役,过着闲散的生活。第五、六句是说听到桑麻生长得好,心里很高兴,觉得像雨露一样滋润。第七、八句是说自己贫居生活过得好,也就像蒸饭用的甑里的灰尘一样,没有太多的东西。最后两句是说:自己穷困,但只要家里丰衣足食,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所以也就聊以自试了。

【答案】

译文:

在县里做个小官,只是权宜之计;没什么才能,也不自比于人。

放下文书,辞别吏役,过着闲散的生活。听说桑麻长得好,心里高兴极了。觉得像雨露一样滋润。

家里虽然贫穷,但只要衣食无忧,就是最大的幸福了,所以也就聊以自试了。

赏析:

首联写诗人为官之志。诗人以“摄邑”二字点明官职,以“聊观政”表明自己的志趣。一个“无才可及人”道出了他的谦虚与自知之明,也表达了他对仕途的无奈。

颔联写诗人退隐之心。从“捐吏役”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想再过官场生活,而是希望远离尘嚣,过一种清静自在的生活。而这种愿望也正好与尾联“愿时熟”、“聊试甑中尘”相印证。

颈联是对前文的进一步补充和展开。诗人通过“听说桑麻好”“欢言雨露新”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这两句话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渴望回归宁静的田园生活,另一方面他又不愿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痛苦与纠结。

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安慰和鼓励。他以“贫居愿时熟”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满足感;以“聊试甑中尘”来暗示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心。这种态度既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从容,也彰显了他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