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同大宅,何处是安居。
卧地有知足,栖巢亦晏如。
松楸怀旧隐,城市远先庐。
衰病难堪责,交游喜渐疏。
【注释】
- 奉和林惠叔:我奉和林惠叔的诗。奉和:臣下写诗向君主或尊者称述、陈述,表示敬意;也指臣下在君主或尊者面前作诗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 世间同大宅:世间万物,如同一座大宅院。
- 何处是安居:哪里才能算是安身之所?安居:安身,住下来。
- 卧地有知足:在地上安心睡觉,心满意足。
- 栖巢亦晏如:栖宿于鸟巢,心情也平静如常。
- 松楸怀旧隐,城市远先庐:怀念旧居,远离尘嚣。松楸:松树和楸树。古代用作墓地标志。
- 衰病难堪责:年老体弱,疾病缠身,难以承担重任。
- 交游喜渐疏:朋友渐少,交游日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林惠叔的奉和之作。诗人通过描绘与林惠叔的友情以及自己的心境,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第一句“世间同大宅”,诗人用“大宅”比喻世间万物,表达了他对世界的热爱和感慨。接着,第二句“何处是安居”,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在安静的地方才能找到心灵的归宿。
第三句“卧地有知足”,诗人描述了他在地面上安心睡觉的情景,表现出他心满意足的状态。而第四句“栖巢亦晏如”,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第五、六两句“松楸怀旧隐,城市远先庐”,诗人回忆起自己在故乡的旧居,远离繁华的城市生活。这种怀念之情,使他更加向往隐居生活。
最后两句“衰病难堪责,交游喜渐疏”,则透露了他内心的无奈和孤独感。由于年老体弱,疾病缠身,他已经无法承担重任,只能远离尘世,过着隐居的生活。同时,他也感叹朋友们逐渐疏远,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孤寂。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情和内心情感的深深眷恋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