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谋吟屋傍浔溪,雁荡山深云未归。
怕恼春光花种少,爱延月色竹栽稀。
宝藏书册教儿读,土视功名与世违。
不是诗人相过处,昼长应是掩柴扉。
【译文】
在半山新居附近谋划了一所小书房,靠近浔溪的山水。雁荡山上云雾缭绕,春意未归。担心春天的花少了,爱延月色和竹栽稀。宝藏书册教儿读,土视功名与世违。不是诗人相过处,昼长应是掩柴扉。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隐居期间,借咏物抒怀,以物喻人。
首联“近谋吟屋傍浔溪,雁荡山深云未归。”写自己隐居之地的环境和心境。
“浔溪”即指浙江的兰江,这里泛指家乡的清流。“近谋吟屋”,是说靠近家乡的地方建了一座书房。“傍浔溪”,是说书房就建在靠近浔溪的地方,因为靠近家乡的地方风景好,所以选择在靠近家乡的地方建立书房。“雁荡山深云未归”,是说雁荡山的风景如画,但是山高路远,云深不见天日,所以没有回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颔联“怕恼春光花种少,爱延月色竹栽稀。”“怕恼”意思是害怕春天的到来,因为春天来了,花儿就会盛开,而花儿的盛开需要阳光,而阳光又是短暂而短暂的,所以诗人害怕春天的到来。而“爱延月色”则表示喜爱月光,因为在夜晚,月光可以照亮黑暗,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而竹子则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才能生长茂盛,而竹子在夜晚则会吸收月亮的月光来保持水分,所以诗人喜欢竹子的生长环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他对竹子的喜爱。
颈联“宝藏书册教儿读,土视功名与世违。”“宝藏书册”是指珍贵的书籍和卷轴,这是诗人用来教育孩子的方式。他认为孩子应该通过阅读来获取知识,而不是通过考试来获得功名。而“土视功名与世违”则是说诗人认为功名并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真正的价值应该是内心的满足和平静。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
尾联“不是诗人相过处,昼长应是掩柴扉。”“不是诗人相过处”指的是诗人不是那些只会吟诗作赋的人,他们只会吟诗作赋却不懂得生活。而“昼长应是掩柴扉”则是说因为白天的时间太长,所以诗人选择了闭门不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向往。他通过描绘自己的隐居之地以及周围的环境,表达了自己对于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观,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