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恨愁千斛,饥须粟一囊。
遂成迟去鲁,还作薄游梁。
客思风尘恶,乡音道路长。
何时秣归马,看我理晨装。

诗句解析

  • 老恨愁千斛:这里使用“老”和“恨”两个关键词,表明诗人对年老体衰的感慨,而“愁千斛”则形容心中的愁苦如同千石之多,沉重且难以承受。
  • 饥须粟一囊:表达了极度的饥饿感,需要用一袋米来维持生计,突出了生活的艰辛。
  • 遂成迟去鲁,还作薄游梁:这里的“迟去鲁”、“薄游梁”分别指离开家乡到鲁地(可能指的是孔子曾经居住的地方),以及在旅途中进行的简短停留或游览。这反映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匆忙与无奈。
  • 客思风尘恶:表达了远离故乡时,心中充满的思乡之情以及对风尘之苦的描述。
  • 乡音道路长:这里的“乡音”指故乡的口音,“道路长”则暗示了归乡之路的漫长与艰辛。
  • 何时秣归马,看我理晨装:表达了对未来归家时刻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译文

离开京城的我,心中满是无尽的忧愁,如同堆积如山的忧愁。在旅途中,我急需寻找食物,只能依赖一袋米度日。匆匆地离开了孔府,我又在路途中短暂停留。远离故土,我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故乡的口音在耳边回响,但回家的道路却如此漫长。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我的马儿身边,那时我将整理好行装,准备踏上回家的路。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离别京城、思念故乡之作。通过对“愁”、“饥”、“迟去鲁”、“薄游梁”、“风尘”等关键词的使用,诗人深刻地描绘了自己内心的苦楚和在外漂泊的孤独。诗中的“何时秣归马,看我理晨装”更是流露出诗人对于简朴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他对回归自然、回归本质生活的渴望。全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