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重湖近,门当永夜开。
鹭随波浩荡,人共月徘徊。
晓色催星落,飞云带雨来。
长须汲水去,小艇得鱼回。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古诗词的综合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考生应先了解作者的生平、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写作背景等,然后结合全诗加以理解。“静夜二首”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的两首七绝。此诗以“静夜”为题,写湖边夜景,抒发了诗人的闲适心情。首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站在湖边,门在夜晚也开着。第二联写了鹭鸶随波浩荡,人与月共处,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第三联写天明后的景象,星星落了,雨来了。末联写诗人去取水归来,钓到了鱼。
【答案】
家与重湖近,
门当永夜开。
鹭随波浩荡,
人共月徘徊。
晓色催星落,
飞云带雨来。
长须汲水去,
小艇得鱼回。
译文:
我家住得离这重湖很近,我家的门常常敞开着。
鹭鸶随着浩渺的湖水漂荡,我和月亮在一起徘徊。
天刚亮时星星落下,天上的乌云带来雨点来临。
我必须拿着长竹竿去打水回家,用小船载着鱼回来。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湖之畔的夜晚。从题目来看,此诗描写的是湖景和月景。首联“家与重湖近,门当永夜开”,点明了地点是在重湖附近,而且门在晚上都是敞开的。“门当”指的是门框,而“永夜开”则意味着诗人居住的地方,门总是敞开着的。由此可知,诗人是住在一个湖边的小屋中的,且小屋的门口常年敞开。“鹭随波浩荡,人共月徘徊”两句描绘了诗人在湖畔散步时的所见所闻。他看见湖面上白鹭随着波浪漂泊,同时他也看到自己与月光一起徘徊在湖面上。诗人在此处运用了拟人手法,使鹭鸶仿佛有了生命一般,更加突出了湖上的美丽景色。
颔联“晓色催星落,飞云带雨来”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湖景。在清晨时分,天色渐渐明亮起来,星星都开始下落了;此时天空中还有飘动的云朵,它们带着雨滴来到了人间。这两句既展现了湖上美丽的日出景象,又表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
尾联“长须汲水去,小艇得鱼归”两句描绘了诗人回到家中的情景。他手持长竹竿去打水,并用小船载着鱼返回家中。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在湖边散步后的收获:他不仅欣赏了湖景、日出景象,还捉到了一条鱼。整首诗通过描写湖景和日出景象,传达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