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阁当年夜,华灯照别樽。
断碑思雁塔,佳客愧龙门。
岂料三吴路,相逢一水村。
只今悬望眼,犹欲黯离魂。

这首诗是王昌龄的《送李司户之江南》。

诗句注释:

  • “东阁当年夜”:在东阁楼的夜晚。
  • “华灯照别樽”:灯光照亮了分别时的酒杯。
  • “断碑思雁塔”:思念被毁的雁塔。
  • “佳客愧龙门”:遗憾自己不是龙门(指名门望族)出身。
  • “岂料三吴路”:没想到会到三吴地区。
  • “相逢一水村”:在江南的一个水村偶然相遇。
  • “只今悬望眼,犹欲黯离魂”:如今只能望着远方,心中满是离别之情。

译文:

东阁在夜晚时分,明亮的灯光映照着我们的酒杯。
我思念着那被烧毁的雁塔,感到遗憾自己的出身并非名门望族。
哪里想到,我们竟会在这江南的水村里偶遇。
现在我只能在这遥远的地方望着你,心中充满了对你的不舍和思念。

赏析:

王昌龄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作多以边塞生活为背景。这首《送李司户之江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祝福及对离别的感伤之情。

首句“东阁当年夜,华灯照别樽”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夜幕降临时,灯火通明的东阁内,人们举杯相庆,而即将离去的朋友们则各自举杯相祝。这里的“华灯”象征着喜庆与团圆,而“别樽”则暗示了即将到来的别离。

“断碑思雁塔”,这里用“断碑”来形容历史的变迁,雁塔作为历史遗迹,也象征着文化的传承。王昌龄在这里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佳客愧龙门”,这里“龙门”通常指的是名门望族或世家大族,王昌龄用此来表达自己对未能成为名门望族的自卑之情。

“岂料三吴路,相逢一水村”,表达了一种意外之喜——在江南的一个小村庄里偶遇朋友,虽然远离京城,但仍然能有机会相聚。这种意外的惊喜增添了离别的情感色彩。

“只今悬望眼,犹欲黯离魂”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深深不舍和思念。王昌龄在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离别的痛苦放大,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对友人的牵挂。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王昌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