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接银湖浪,居仍在宝坊。
更烦山吐月,来共水分光。
叶冷初翻夜,虫悲拟泣霜。
幽人看不足,白露满胡床。
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端,他是唐代诗人。
首先我们来分析诗句:
- 中秋携小儿步湖堤 - 这句描述了诗人在一个中秋之夜,带着他的小儿在湖边散步的场景。”中秋”指的是农历八月十五日的月亮节,而“携小儿”则描绘了诗人与孩子共度节日的温馨画面。”步湖堤”则表明他们走到了湖边的堤岸上。
- 门接银湖浪 - 这句描述了湖面波光粼粼的景象。”银湖浪”形象地描绘了湖面的水像银子一样闪烁,”门”可能是指湖边的某个入口或者桥梁。
- 居仍在宝坊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宝坊”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仍在”则表示他仍然留在这个地方。
- 更烦山吐月,来共水分光 - 这句描绘了夜晚山中月光的美景。”更烦”可能表示更加烦闷或期待,”吐月”则形容山中的月亮明亮、清晰。”分水分光”则形容月光如水般洒落,照亮了大地。
- 叶冷初翻夜,虫悲拟泣霜 - 这句描述了夜晚叶子被风吹动的样子以及昆虫的声音。”叶冷初翻夜”描绘了叶子在夜色中被风吹动的景象,”虫悲拟泣霜”则表达了昆虫在寒夜中发出的声音仿佛在哭泣。
- 幽人看不足,白露满胡床 - 这句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只有诗人和小孩在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幽人”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白露满胡床”则描述了秋天的露水已经布满了胡床,暗示了时间已经到了秋天,天气开始转凉。
下面是这首诗的译文:
中秋佳节,我带着我的小孩儿漫步湖边,湖面波光粼粼,宛如银色的波浪。家门就在湖边,仿佛是连接天地的桥梁。我想念家乡,依然留在故乡。山中的月亮明亮、清晰,月光洒落在大地上。树叶被风吹动,仿佛在哭泣。夜晚安静得只剩下我和我的小孩儿,看着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魅力无穷。秋天已经来临,白露已经沾湿了我的胡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色和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