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后乌衣巷欲空,拟寻茅舍伴蓑翁。
戏将雏去春风里,衔得泥归暮雨中。
炙手不嫌门户冷,傍人如献语言工。
明年记取来时节,应是桃花满院红。
《燕欲来巢》是宋代诗人周紫芝的一首五言绝句。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翻译和赏析:
- 诗句翻译:
- 乱后乌衣巷欲空:描述了战后,乌衣巷已经荒凉,人烟稀少。
- 拟寻茅舍伴蓑翁:计划寻找一处简陋的茅舍,与一位老翁相伴。
- 戏将雏去春风里:带着小燕子在春风吹拂中嬉戏。
- 衔得泥归暮雨中:燕子衔泥,在雨中归来。
- 炙手不嫌门户冷:尽管燕子非常亲近,但并不嫌弃门户的寒冷。
- 傍人如献语言工:旁边的人如同善于言辞的人,对燕子非常友善。
- 明年记取来时节:希望明年还能记得这个时刻。
- 应是桃花满院红:期待明年春天,院子中满是桃花,一片红艳。
- 译文注释:
- 乱后乌衣巷欲空:战乱之后,乌衣巷已显得空旷无人。
- 拟寻茅舍伴蓑翁:计划找一个简陋的小房子,与一个老翁一起生活。
- 戏将雏去春风里:带着燕子幼鸟在春风中玩耍。
- 衔得泥归暮雨中:燕子衔着泥回家,在雨中归程。
- 炙手不嫌门户冷:燕子对门的温度不嫌弃,仍然亲近。
- 傍人如献语言工:旁边的人都像懂得说话一样对燕子友好。
- 明年记取来时节:希望记住明年这个时候。
- 应是桃花满院红:期待明年春天时,院子里满是盛开的桃花,红艳一片。
- 赏析:
这首诗以燕子为媒介,展现了战后的荒凉景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通过描绘燕子的行为,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自然的渴望。同时,诗中的“炙手不嫌门户冷”,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燕欲来巢》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通过对燕子行为的观察和思考,诗人传达了对和平、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不仅是对战争结束后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