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鸣鸠唤晚晴,眼惊新火一番明。
兵戈处处伤时事,花柳村村恼客情。
无复御廊分冷食,只将踏鞠醒春酲。
德公上冢知何日,满眼春愁太瘦生。

次韵元进再示

屋角鸣鸠唤晚晴,眼惊新火一番明。兵戈处处伤时事,花柳村村恼客情。无复御廊分冷食,只将踏鞠醒春酲。德公上冢知何日,满眼春愁太瘦生。

注解:

  • 屋角鸣鸠:指鸟儿在屋檐下鸣叫,唤出晴朗的傍晚天气。
  • 新火:指的是新的炊烟或火焰,象征希望和活力。
  • 眼惊:眼睛因惊讶而睁大。
  • 新火一番明:新的炊烟使整个村庄都显得明亮起来。
  • 兵戈:战争的武器,这里指国事纷争或战乱。
  • 花柳:形容春天的景象,通常指生机勃勃的植物。
  • 村村:遍布各个村庄。
  • 无复:再也没有。
  • 御廊:古代宫廷中的走廊,这里可能指朝廷或国家机构。
  • 冷食:古代的一种饮食方式,即冷餐,常用于祭祀或宴会。
  • 蹋鞠:一种古代的球类游戏,类似于现在的足球。
  • 德公:对德宗皇帝的尊称。
  • 上冢:到坟地扫墓。
  • 春愁太瘦生:春天的忧愁使人消瘦。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春天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屋角鸣鸠唤晚晴”便勾画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随后通过“新火一番明”等词语展示了春天的到来给人们带来的希望和活力。然而,战争的残酷、国家的动荡以及个人在社会中的漂泊感,也在这和谐的画面中隐隐浮现。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稳定的渴望,以及对春天美景背后所蕴含的深重情感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细腻且深沉,反映了宋代文人面对时局变迁时的复杂心情与深刻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