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君无我亦无人,谁识毗邪妙悟身。
宴坐只应山是伴,夜禅唯与月相亲。
支郎好马元成癖,懒瓒垂洟却是真。
更待众生总无病,万金良药不妨神。
注释:
1.今君(你)无我(我)亦无人,谁识毗邪妙悟身。:你现在没有我(自己),也没有别人,谁能认识毗邪那微妙的领悟自身呢?
2.宴坐只应山是伴(在山中独自坐着时,只应该与山为伴),夜禅唯与月相亲:在静坐修行的时候,只应该以山为伴侣,只有月亮才是最亲密的朋友。
3.支郎好马元成癖(支郎喜欢骏马的爱好已成癖病),懒瓒垂洟却是真(懒瓒喜欢垂泪却是真的):支郎喜欢骏马的爱好已成癖病,而懒瓒喜欢垂泪却是一种真实的情感表现。
4.更待众生总无病,万金良药不妨神:等待众生都能健康无病,那么这万贯财富也足够了。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自然和修行者的诗。诗中的“善应师毋我庵”指的是一位名叫善应的禅师,他住在一座名为无我的庵中。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修行的向往。
第一句“今君无我亦无人,谁识毗邪妙悟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他认为,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如果没有自我,那么就会像毗邪那样,能够深刻地领悟到自然的本质。这句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向往。他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真正地放下自我,才能够深入地体验和理解生活的本质。
第二句“宴坐只应山是伴,夜禅唯与月相亲。”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认为,在生活中,只有与大自然为伴,才能真正地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同样地,夜晚的修行,只有月光陪伴,才能更好地达到内心的平和和清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修行的深深热爱。
第三、四句“支郎好马元成癖,懒瓒垂洟却是真。”则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诗人的个性。他认为,有些人喜欢珍爱马匹,这是一种无可厚非的情感表达,但有些人则可能过于执着于物质的享受,而忽视了内心的修养。而懒瓒则是一个例外。他的泪水并非因为悲伤或痛苦,而是因为他真诚地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让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和修行的赞美以及个性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的感悟。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只有真正地放下自我,才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只有真诚地体验和表达生活,才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