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条无叶自萧骚,玉立修篁不受凋。
咫尺蓬瀛横雪观,依稀丝竹度云韶。
天怜人老悲双鬓,官似僧闲占一寮。
日日杖藜摩饱腹,未知何以答清朝。
【译文】
实录院与道山隔墙修竹,主人仆饮。
风条无叶自萧骚,玉立修篁不受凋。
咫尺蓬瀛横雪观,依稀丝竹度云韶。
天怜人老悲双鬓,官似僧闲占一寮。
日日杖藜摩饱腹,未知何以答清朝。
注释:
实录院:宋代的史官记录朝廷政事的机构。
道山:道教的名山。
风条:指竹叶。
萧骚:萧条凄凉的样子。
玉立:形容竹子挺拔秀丽。
蓬瀛:指蓬莱、瀛洲二仙山,传说在东海之中,为神仙居住之地。
横雪观:指观赏雪景的园林。
丝竹:古代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
天怜:同情之意。
僧闲:僧人清闲自在。
杖藜(lí):拄棍。古人常以杖藜代步。
摩:用手摩擦,这里指用杖轻击。
清朝:清静的朝政。
赏析:
这是一首题咏竹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赞美了竹林之美。诗的前两句“风条无叶自萧骚,玉立修篁不受凋”,写的是风吹过后竹林中的风条,它们没有叶子,显得有些萧瑟,但是依然挺拔秀美。这两句诗通过写风条没有叶子而显得萧瑟,突出了竹子的挺拔秀美,表达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咫尺蓬瀛横雪观,依稀丝竹度云韶”,写的是竹子旁边的景色。诗人用“咫尺蓬瀛”来比喻竹林,形容它像仙境一样美丽;用“横雪观”来形容雪景的美。这两句诗通过写竹林旁的景色,进一步突出了竹子的美丽。
最后两句“天怜人老悲双鬓,官似僧闲占一寮”,写的是作者自己的处境。诗人用“天怜人老悲双鬓”来形容自己年老的悲哀;用“官似僧闲占一寮”来形容自己的官职清闲,生活清贫。这两句诗通过写自己的处境,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写竹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