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江上听琵琶,买得江天且寄家。
带雨冲泥看燕子,随风着地数飞花。
人来裹饭何妨病,客去张罗亦自嘉。
还了世间无限债,却修香火足生涯。
再赋伤春二首
浔阳江上听琵琶,买得江天且寄家。
带雨冲泥看燕子,随风著地数飞花。
译文:
我在浔阳江上听到琵琶声,我买了这片江天作为家的寄存。
带着雨冲刷着泥土看着燕子,随着风轻轻地数落着飞舞的花瓣。
人来时为我裹饭并不妨碍我的疾病,客走时为我做张罗也自是值得称赞。
还清了世间所有的债务,却修好香火足以维持生活。
注释:
- 浔阳江上:指位于江西九江附近的长江江面,周紫芝曾在此居住并创作。
- 买得江天且寄家:意为买到这片江天,可以暂时寄居。
- 带雨冲泥:形容雨水打湿了泥土,使环境更加潮湿。
- 数飞花:指轻轻落下的花瓣数量之多。
- 还了:偿还。
- 无限债:比喻生活中的各种责任和困扰。
- 却修香火:指用这些钱来修行或供佛。
- 庐峰:庐山,周紫芝曾隐居于此。
- 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这些人与周紫芝有过交往,包括李之仪(字端叔)和吕好问(字少卿)都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们的作品对周紫芝产生了影响。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浔阳江上的所见所感。诗中的“带雨冲泥看燕子”与“随风著地数飞花”两句,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江南水乡春日里的自然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诗中的“还了世间无限债”一句,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豁达心态。而结尾两句“却修香火足生涯”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追求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充实。
周紫芝的《再赋伤春二首》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的情感丰富而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人生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