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熟梨黄河朔秋,颇闻箕敛不胜愁。
迎师已欲携箪食,脔炙何劳费万牛。

枣熟梨黄黄河朔秋,颇闻箕敛不胜愁。

迎师已欲携箪食,脔炙何劳费万牛。

注释与分析:

  1. “枣熟梨黄黄河朔秋”:描绘了秋季时节黄河边枣子成熟,梨子金黄的景象,象征着丰收。黄河的秋天是一幅壮阔的画面,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2. “颇闻箕敛不胜愁”:从这句话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的苦难感到担忧和不安。这里的“箕敛”,意指征收繁重的赋税,而“不胜愁”则反映了人民对于这种重税的不满和痛苦。
  3. “迎师已欲携箪食”:这里的“箪食”指的是简单的饭食,表达了战士出征前的准备状态,以及他们对于战斗的期待和决心。
  4. “脔炙何劳费万牛”:这里提到的“脔炙”是一种烹饪方法,将肉切成小块后炙烤。诗人用这种方式比喻战争,暗示战争中的牺牲和损失是无法用任何手段补偿的。
  5. 赏析
  • 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丰收景象来反衬人间的战争灾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和高远的审美情趣。
  • 情感的深刻表达:诗人通过对战争的描述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厌恶,其情感表达深刻而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的看法和态度。
  • 语言的艺术性: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官军屡捷淮寇渐平五首》不仅是一首描绘战乱时期民生疾苦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想深度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现状和精神面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