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九年蘧伯玉,家无担石居无屋。
喜君马上风前诗,似我南坡月中竹。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五十九年蘧伯玉,家无担石居无屋。 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的生活环境。“蘧伯玉”指蘧瑗,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字伯玉。此处可能暗指作者自谦。家无担石,意味着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居无屋,则说明没有固定的居住之地。
  • 喜君马上风前诗,似我南坡月下竹。 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友人的赞赏和羡慕。“马上风前诗”,形容友人骑在马上,风吹动衣襟,口中吟咏着诗歌,形象生动。而“似我南坡月下竹”,则比喻友人的诗才如同月下的竹子一样,高洁、坚韧、清新脱俗,引人入胜。
  • 注释:
  • 五十九年:可能是指作者在五十九年后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 蘧伯玉:春秋时期的人物,此处借指作者自己或者友人。
  • 家无担石:古代计量单位,一担石等于120斤。这里表示家中贫穷,没有多余的财产。
  • 居无屋:同样表示家中没有固定的住所。
  • 马上风前诗:形容友人骑马时,随风摇曳,口吟诗歌,形象生动。
  • 南坡月下竹:用月亮来衬托竹子的清高、坚韧和清新。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欣赏之情。首句“五十九年蘧伯玉,家无担石居无屋”直接点明了诗人自己的生活状态,虽然年过半百,但依然过着清贫的生活。第二句“喜君马上风前诗,似我南坡月下竹”则是对友人的赞美。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的生活状况,赞扬友人骑马吟诗的风采,以及月下竹子的形象,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佩。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