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史书平尺,王春喜可占。
弄寒初照砌,逐吹旋萦帘。
水远还迷望,山高遂失尖。
欺梅时满树,妒舞或陵襜。
鹊冻痴如梦,儿娇喜欲拈。
人应横短棹,谁且卧穷阎。
壮士知何畏,衰翁亦懒觇。
打窗时蔌蔌,拂帽更纤纤。
兽炭寒仍在,驼裘晚自添。
鹧鸪茶碗酽,鹦鹉酒杯甜。
岁事新愁破,诗章旧令严。
遥思庾楼夜,万里一寒蟾。
诗句:鲁史书平尺,王春喜可占。弄寒初照砌,逐吹旋萦帘。水远还迷望,山高遂失尖。欺梅时满树,妒舞或陵襜。鹊冻痴如梦,儿娇喜欲拈。人应横短棹,谁且卧穷阎。壮士知何畏,衰翁亦懒觇。打窗时蔌蔌,拂帽更纤纤。兽炭寒仍在,驼裘晚自添。鹧鸪茶碗酽,鹦鹉酒杯甜。岁事新愁破,诗章旧令严。遥思庾楼夜,万里一寒蟾。
译文:
在鲁国的史书上平直的尺,王春时节的喜悦可以占测。
寒冷初起照亮了台阶,随着风的吹动旋转缠绕着窗帘。
水远望去还是迷茫,山高上去就会失去顶峰。
欺骗梅花的时候它满树都是,嫉妒舞动的时候也扬起衣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观察雪花的形态和行为,描绘出雪花的美丽和神奇,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首句”鲁史书平尺”,诗人以鲁国史书上的平直尺为引子,引出下面的描写。这里的“尺”不仅仅是一种测量工具,更是诗人心中的一个象征。它代表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即追求正直、公正和真实。
第二句”王春喜可占”,诗人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描述了雪花的形状和颜色。这里的“喜”字表达了诗人对于雪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三句”弄寒初照砌,逐吹旋萦帘”,诗人以雪花飞舞的景象为画面,描述了雪花与风的互动。这里的“弄”字表达了雪花的灵动与自由,而“逐吹旋萦帘”则描绘了雪花随风飘动的优美姿态。
第四、五、六句,分别描写了雪花落向远处、高高的山峰以及被花朵、树木遮挡的情景。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雪花的轻盈与飘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第七、八句,分别描写了雪后梅花盛开、蝴蝶飞舞的情景。这些描写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之美好与自由的向往。
第九、十句,诗人以鸟儿冻僵、孩子欢笑的场景为画面,表达了对生命的关爱与珍视。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人类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最后几句,诗人以夜晚的明月为背景,描绘了雪后的寂静与宁静。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静谧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反思和感悟。
这首诗以雪花为载体,通过对雪花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