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动帘幕,蟋蟀鸣高堂。
蔓草湿零露,秋闺知夜长。
佳人掩朱户,背烛解罗裳。
愿言鸳鸯梦,双飞入方塘。
清影横疏棂,奈此明月光。
依依照长夜,炯炯明愁肠。
不恨郎不归,恨月入我床。
披衣复起坐,颦翠挑残缸。
开缄取素书,解结罗带傍。
一读再三叹,再读泪数行。
终夜不成寝,曙色忽满窗。
虽云有膏沐,谁能理晨妆。

诗句翻译:

  1. 西风动帘幕,蟋蟀鸣高堂。
  • 秋风轻轻吹动了窗帘和门帘,蟋蟀在高高的堂屋里鸣叫。
  1. 蔓草湿零露,秋闺知夜长。
  • 蔓生的野草沾满了露水,秋天的闺房中夜晚格外漫长。
  1. 佳人掩朱户,背烛解罗裳。
  • 佳人紧闭着红色的门户,在微弱的烛光中解开了自己的罗裙。
  1. 愿言鸳鸯梦,双飞入方塘。
  • 愿我们能如同鸳鸯般地飞翔,一同飞入这宁静的池塘。
  1. 清影横疏棂,奈此明月光。
  • 清冷的影子映在窗棂上,但明月的光芒却无法驱散忧愁。
  1. 依依照长夜,炯炯明愁肠。
  • 我们就这样度过一个漫长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我的愁肠。
  1. 不恨郎不归,恨月入我床。
  • 我并不恨你不愿归来,只是恨这明月偷偷进入我的床中。
  1. 披衣复起坐,颦翠挑残缸。
  • 披上外衣又起身坐下,用翠绿色的手指挑起了剩下的蜡烛。
  1. 开缄取素书,解结罗带傍。
  • 打开信封取出那封书信,解开了系在腰间的罗带。
  1. 一读再三叹,再读泪数行。
  • 读了一遍又一遍,不禁叹息连连,泪水已经模糊了视线。
  1. 终夜不成寝,曙色忽满窗。
  • 整夜都没有睡好,直到天快要亮的时候,才渐渐看到窗外的天色。
  1. 虽云有膏沐,谁能理晨妆。
  • 虽然有润肤沐浴之具,谁又能为我打理清晨的妆容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主人公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深深的思恋之情和无尽的哀愁。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景物作为象征,如“秋风”、“蟋蟀”、“蔓草”等,这些都暗示了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转,以及由此带来的孤独和寂寞感。同时,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理变化,使得整首作品充满了情感的张力。此外,诗中的比喻和象征使用得当,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