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宫昔所筑,古屋栖真灵。
谁知员峤徙,亦叹曲池平。
我即废址北,结茅寄幽情。
高秋肃万籁,仿佛闻箫笙。
夜梦着琼冠,结佩朝玉京。
谈笑悟至理,俯仰了八纮。
安能事香火,餐霞学长生。
明朝日复出,抱耒还躬耕。

【注释】

壬午:天宝元年。观桥:即在桥上观景。祠宫:指祭祀神仙的宫殿。员峤徙:传说员峤山是仙人的住处,因山中道士移走而成为平地。结茅寄幽情:把茅庐搭在废址上以寄托自己的情感。高秋:初秋,指深秋。万籁:万物的声音,泛指自然声音。仿佛:好像。琼冠:用白玉制成的帽子。结佩朝玉京:佩戴玉饰,去朝拜玉帝,这里暗喻求仙学道。八纮:指八方极远的地方或天下。安能事香火,餐霞学长生;我怎能像供奉香烟和学习长生不死那样去侍奉你?

【赏析】

天宝元年(742),诗人由长安被流放至江陵,次年春又贬为巫州别驾,此时他已远离朝廷,身在荒远的边陲,心情十分苦闷。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的。首联先写自己来到江陵后对这座祠宫的回忆,并抒发了对此地景色的感慨。颔联写自己来到江陵后的感受。颈联说自己在江陵的生活情景,尾联则表达出他对朝廷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朴实,风格苍凉、清丽而沉郁。

【译文】

昔日祠宫筑于此地,真灵栖息古屋中。

谁知那员峤山的道士已经将山搬走,也感叹曲池变得平坦。

我在废址北面搭建茅屋寄情,高秋时节万物肃然静寂,仿佛听见箫笙之声。

夜梦身着琼冠,佩戴玉佩向玉京而去。

谈笑之间领悟到了至理,俯仰之间已达到天下的境界。

怎么能像供奉香烟和学习长生不死那样侍奉你?

明天一早还要出来劳作,手持锄头返回田间耕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