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秋禾黍罢,南亩幽事少。
凌晨有佳兴,振策事轻矫。
微踪蹑飞猱,雄眺高木杪。
上有仙子祠,栋宇颇倾挠。
腾虚想云軿,遗像空鸟爪。
黄冠三四辈,生意良草草。
更欲问丹炉,云山遂穷讨。
道人笑不言,此意未遽晓。
但云须趣辕,山静虎出早。
胜践良独难,仙事亦杳渺。
了知世俗人,尘凡隔蓬岛。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译文和赏析:

注释

  1. 清秋 - 指深秋季节,秋天。
  2. 禾黍罢 - 指收割后的农田,禾黍指的是庄稼。
  3. 南亩 - 南方的田野,泛指农田。
  4. 幽事少 - 形容农田里无事可做,宁静祥和。
  5. 凌晨有佳兴 - 清晨时分,作者兴致勃勃,想要做些事情。
  6. 振策 - 拿着马鞭,激励马匹。
  7. 轻矫 - 轻盈而矫健的动作。
  8. 微踪蹑飞猱 - 在林中蹑足轻追,像猿猴一样敏捷。
  9. 雄眺高木杪 - 站在高处远望,视野开阔。
  10. 仙子祠 - 仙女居住的祠堂或庙宇。
  11. 栋宇 - 房舍,这里指祠堂。
  12. - 倾斜。
  13. 云軿 - 神话中的天车,这里借指仙境中的交通工具。
  14. 遗像空鸟爪 - 仙人留下的雕像上只有鸟爪,意味着无生命的迹象。
  15. 黄冠 - 道士戴的黄色头巾。
  16. 三四辈 - 多代,几代人。
  17. 生意 - 生机,生气。
  18. 丹炉 - 炼丹用的炉子。
  19. 云山遂穷讨 - 追寻云山中的神仙。
  20. 道人 - 道士。
  21. 笑不言 - 不言语地微笑。
  22. 此意未遽晓 - 这种意境还没有完全理解。
  23. 须趣辕 - 必须要赶快行动。
  24. 山静虎出早 - 山林宁静时,老虎会提前出现。
  25. 胜践良独难 - 到达仙境的道路很难走。
  26. 仙事亦杳渺 - 神仙之事也是模糊难辨的。
  27. 了知世俗人 - 知道世间凡人的愚昧无知。
  28. 尘凡隔蓬岛 - 尘世与仙境相隔遥远。

译文:

在清秋时节,稻田已经收割干净,农田里的活动也少了许多。清晨时分,作者满怀兴致地骑马外出,他轻盈而矫健地挥动马鞭,踏上了一条充满冒险的道路。他的足迹轻盈地踏过了树林,就像猴子一样敏捷。他抬头望着高高的树木梢头,看到了一座仙子的祠堂,它虽然破旧但依然屹立在那里。他想象着神仙们乘坐云雾车驾,留下的痕迹只有鸟儿的爪子。一群道士正在那里忙碌,他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作者还想要寻找炼丹炉的踪迹,但他明白,要追寻云山中的神仙,道路是艰难而漫长的。他笑着不说话,因为他明白这个道理还没完全掌握。他只是说需要赶快行动,因为山林宁静时,老虎会早早地出现。到达仙境的道路非常艰难,神仙的事情也是模糊难辨的。作者认识到,了解世间的普通百姓,就能明白尘世与神仙之间的巨大差距。

赏析:

这首诗是白居易对自己旅途经历的一种抒发。通过描绘自己游历麻姑观时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诗中的“清秋”、“清晨”、“轻矫”等词汇,都为诗歌营造了一个宁静、清新的氛围,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同时,通过对仙人、道士以及自然界的描写,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此外,诗中还蕴含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精神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和精神寄托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