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头雪屋知谁家,雪中冷艳空争华。
不知何郎闭东阁,坐看江梅初着花。
谷底春回犹未透,天寒袖薄姿微瘦。
黄昏有月谁复知,举世无花出君右。
人生一月几胡卢,枝犹在手霜满须。
湖边孤坐不饮酒,西湖处士空清臞。
知君不学崔斯立,幅巾漫对枯松株。
铁心虽冷白自胜,金缕醉歌欢岂无。
明朝花在有新句,诗成阿买还当书。

【注释】

①江头:指江边的雪屋,即诗人的住所。雪屋知谁家:意谓不知是哪家的雪屋?②空争华:白白地争艳。③不知何郎:不知是谁家的郎君。④东阁:东面的书房或客厅。⑤谷底春回犹未透:指春天尚未到谷底。⑥天寒袖薄姿微瘦:天冷了,袖子变薄了,梅花的枝干显得细弱瘦小。⑦黄昏有月谁复知:黄昏时分,月亮出来,又有谁会知道呢?⑧胡卢:指一月,一年。⑨枝犹在手霜满须:意思是说梅花枝还挂在手上,枝上已经落满了白霜。⑩湖边孤坐不饮酒:坐在西湖边,孤独地坐着,不想喝酒。⑪西湖处士空清臞:西湖边上的隐士,人已消瘦得不成样子。⑫知君不学崔斯立:意思是说你不知道崔斯立这个人吗?⑬幅巾漫对枯松株:漫不经心地对着一棵枯萎的松树。⑭铁心虽冷白自胜:虽然铁心(心如钢铁般坚硬)虽然寒冷,但梅花却依然傲然挺立。⑮金缕醉歌欢岂无:用金线绣成的罗带被风吹拂着,好像喝醉了一样,欢快地唱着歌。⑯明朝花在有新句:明天春天来临,梅花一定会开得更加美丽。⑰诗成阿买还当书:写一首诗,送给阿买,当作礼物送给他。

【赏析】

这首诗以咏梅为题,赞颂梅花傲雪凌霜的高洁精神。全诗共八句,每四句一组,形式整齐,音韵悦耳。

首联起句“江头”二字点出地点,“雪屋知谁家”一句点明季节,为后文作铺垫。“雪中冷艳空争华”一句写梅花在寒冬腊月开放,其颜色之洁白,与众花竞艳而不相让。这一句不仅写出了梅花的外在美,更表现了作者对梅花高洁、坚韧品质的赞美之情。

第二联“不知何郎闭东阁”,写梅花的主人闭门不出,独自欣赏自己的花。“坐看江梅初着花”一句,既写出了梅花主人的寂寞,也衬托出梅花的傲骨与风姿。

第三联“谷底春回犹未透”,描绘了春天到来之时,梅花仍然没有完全盛开的情景。“天寒袖薄姿微瘦”,则进一步烘托出梅花在严寒中依然坚强生长的生命力。

第四联“黄昏有月谁复知”,描绘了黄昏时分,月光洒在梅花上的美丽景象。而此时作者自己却孤独地坐在湖边,无法欣赏这份美景。“举世无花出君右”,则是说世界上所有的花都比不上你的梅花。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梅花无比敬仰的情感。

第五联“人生一月几胡卢,枝犹在手霜满须”。诗人以“人生一月”比喻梅花的生长周期,感叹时间流逝,岁月蹉跎。“枝犹在手”则形象地描绘出梅花枝干依然健硕的情景,让人感受到它顽强的生命力。“霜满须”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坚韧与毅力。

第六联“湖边孤坐不饮酒,西湖处士空清癯”,诗人将自己比作西湖边的隐士,孤独地坐在湖边,不愿饮酒,表现出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一顾。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第七联“知君不学崔斯立,幅巾漫对枯松株”。诗人以崔斯立为例,告诉对方不要学习那些只会读书却不懂得实践的人。“幅巾漫对枯松株”则形象地描绘出崔斯立那种闲适自在、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

第八联“铁心虽冷白自胜,金缕醉歌欢岂无”,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赞美梅花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最后两句又回到主题上来,表达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以及想要将这种情感传达给朋友的愿望。整首诗以咏梅为主题,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独特理解和感悟。同时,诗人也将这种感悟融入到自己的诗歌创作中,使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