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言如秋霜,既肃百草腓。
谄谀忘中正,千古良同归。
倘无鲠概士,举世将畴依。
衮职或可补,鼎镬安得违。
所以长沙傅,恸哭为时悲。
谠语数十上,子今有馀晖。
我欲从之游,周道苦倭迟。
倭迟不足惜,子言愿无遗。

【注释】

奉:敬词,表示尊敬。子才:人名。端冕:指帽子。黄端的帽子。

至言:最正确的言论,这里指孔子的教导。

百草腓:各种草木皆枯萎。腓,通“萎”,凋残、枯萎。

中正:正直。

千古良同归:自古以来,那些正直的人都会归向一个目标。

鲠(jīng)概士:直言敢谏之士。鲠,鱼骨直刺喉咙。比喻能直言进谏的人。

长沙傅:指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史记·屈原传》:“屈原既绌(chù,被罢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子若能令项王入汉资我王,吾得有以报德。’屈原往见怀王,说之日:‘何不急定南夷以西抚蜀汉及越?绝齐交而明犯顺。’怀王大悦,乃使屈原为左徒,与之谋国”。

痛哭:大声哭叫。时悲:当时悲哀的事情。

谠(dǎng)语:公正的言论。

周道倭迟:周朝的道路曲折漫长。倭迟,曲折。

倭:曲。

余晖:日落时的余光,比喻晚景或残存的美。

周道苦倭迟:周朝的道路弯曲漫长。倭,曲。

倭迟:弯路、迂回曲折。

倭:迂。

所以长沙傅:因为像战国时期屈原那样敢于直言劝谏的人士。

恸(tòng)哭:因悲伤而痛哭。

游:交往、来往。

周道:周代之道,这里指周朝的治国之道。

倭迟:曲路、迂回曲折。

倭:迂,迂回。

倭迟:弯曲,形容道路艰难曲折。

倭迟:曲折。

倭迟:迂回曲折。

倭迟:曲折,形容道路艰难曲折。

倭迟:迂回曲折。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他的好友李白的诗作。此诗通过赠诗的形式,赞美李白高洁耿介的人品和坦荡刚直的襟怀,勉励他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为世俗所屈。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豪放奔放,充满激情与力量。

首联写李白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德。“至言如秋霜”,用孔子的话来比喻李白,说明李白的言行如秋天的霜一般纯洁高尚。“既肃百草腓”则进一步说明李白的至言对万物的影响,使百草都枯萎了。这里的“既”和“腓”都是文言虚词,“既”表肯定,“腓”即《礼记·月令》中的“腓卵”。在这里,“既”字有尽的意思,表明李白的至言已到了极点,使万物都无法抵挡。“谄谀忘中正,千古良同归”两句,则是对上句的具体展开。“谄谀”指的是阿谀奉承之人,他们为了迎合他人而忘记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李白就是这样一位能够保持内心纯正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也成为了千古以来人们学习的榜样。

颔联写李白的才华横溢和直言敢谏的精神风貌。“倘无鲠(gěng)概士”三句的意思是说,如果没有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贤者,那么这个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呢?李白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方向。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那些虚伪、奸诈、谄媚之徒却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放弃了自己的良心和原则,使得整个世界陷入了黑暗之中。

颈联写李白在政治舞台上的地位以及他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衮职”指的是古代天子所穿的礼服,象征着高贵的身份和地位;“鼎镬”则是古代的一种酷刑用具,用来惩罚犯罪的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如果李白能够担任这个职位的话,那么他就能够运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来治理国家,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李白在政治上并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尽管如此,他仍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原则,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也体现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品质和风范。

尾联写李白对朋友的关心以及他的高尚品格。“所以长沙傅”一句,则是说李白曾经在长沙当过官,他在那里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赢得了人们的爱戴和尊重。而“恸哭为时悲”则是说,当李白得知当时的社会现状时,他感到十分悲痛和失望,因此他选择了痛哭流涕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里的“恸哭”二字表达了他对当前社会的不满和自己内心的痛苦。同时,也体现了他对朋友的关心和支持。最后两句则是说,李白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被世俗所迷惑或者改变自己的想法和立场。这也反映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