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避群盗,夜窜苍山阿。
偷生岁忽杪,妻孥共婆娑。
村醪薄如水,我颜安得酡。
夜半黑风起,挝门惊荷戈。
今夕复何夕,奈此欢乐何。
人生不自保,聚散如群傩。
更当增兰膏,照此杯中波。
【注释】
除夜:即除夕。苍山:泛指南方的山。岁:指一年,这里代人。婆娑:舞姿优美的样子。村醪(láo):乡村酿造的酒。兰膏:用香草煎调而成的膏,这里指香料。“更当”句:意思是说再增加点香料,使这杯酒更加芬芳。聚散:这里指人的聚合与离散。傩(nuó):古代一种舞蹈,也作驱逐疫鬼之意。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除夕之夜在异乡所作的感怀之作。诗人回忆了当年避乱时的情景:夜晚偷偷从家乡出来,躲避盗匪,窜到苍山的南面。当时偷生的感觉就像岁月一样匆匆流逝,自己和妻儿只能在外漂泊。村中只有薄酒如水,而自己只能以颜面为代价,喝得红光满面。深夜时分突然黑风大起,门外传来打门声、喊杀声,原来是敌人来了。现在年关已过,又到了欢乐的时刻了。但人生短暂,无法保护自己,聚散如同群傩(驱除疫鬼的舞蹈),令人悲哀。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二句追忆往事,写诗人当年避乱时的狼狈情景。“昔年”,指过去的年头。“避群盗”,说明诗人曾因避难而流落他乡。“夜窜”两句写诗人当年流落异乡时的心情。“苍山阿”,指隐居地。“偷生”,形容苟且偷活。“妻孥”,妻子儿女。“共婆娑”,形容夫妻儿女一同在异乡飘零。
三四句写诗人当年流落异乡时的苦闷心情。“村醪”两句写诗人当年在异乡时的生活状态。“醪”,即浊酒,粗劣的酒。“水”,“薄如水”的意思是像水那么清。“酡(tuó)”,脸涨红的样子。“我颜”即诗人的脸。“不得酡”,是因为家境贫寒,连浊酒都难得喝上几口,因此不能喝酒脸红。一个“安”字,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也反映了当时战乱造成的民生凋敝、社会动荡的状况。
五六句写诗人当年异乡生活时的心理感受。“夜半”两句,写诗人当时的心情。“黑风”,比喻强盗来袭。“惊荷戈”,指听到敲门的声音,以为是敌人来袭击,吓得手忙脚乱起来。“奈此欢乐何”一句写诗人此时的心情。“奈”,无奈,无计可施的意思。“欢乐”二字,写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无奈。
末两句写作者对人生的态度。“人生不自保”,是说人活在世上,总是要面临许多艰难险阻,难以保全自己的性命。“聚散如群傩”,意思是人的聚散就像古代驱除疫鬼的舞蹈那样,不可捉摸。“更当增兰膏”,意思是说为了抵御这杯中的美酒,还应当再添些香料。“兰膏”是古人用来熏香的东西,这里指香料。“照此杯中波”,意思是说这杯中的美酒应该像香料一样,照亮人生的欢乐时光吧!
全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实的比较,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命运的感慨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