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皇出御世,垂拱坐法宫。
时闻康衢间,处处歌儿童。
霓旌旋羽盖,问道来崆峒。
天师广成子,道实与帝同。
一言忽相契,四海俱同风。
天师初何言,涿鹿未为功。
盖以清净福,下浃寰区中。
君臣俱好生,自然格苍穹。
天道本好还,报以归其躬。
一千二百岁,此寿何由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翻译:

  1. 轩皇出御世,垂拱坐法宫。
  • 轩辕黄帝(轩皇)统治天下,他以无为而治的方式治理着国家。
  1. 时闻康衢间,处处歌儿童。
  • 在大道上,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歌声,他们唱的是关于黄帝的颂扬歌曲。
  1. 霓旌旋羽盖,问道来崆峒。
  • 黄帝乘坐着五彩祥云和羽毛伞,向人们询问道法,来到了崆峒山。
  1. 天师广成子,道实与帝同。
  • 广成子是道教中的一位高阶人物,他认为黄帝的道与天地同寿。
  1. 一言忽相契,四海俱同风。
  • 一句话突然让所有人都认同了,四海之内都受到了影响。
  1. 天师初何言,涿鹿未为功。
  • 天师最初并没有说这些,但涿鹿之战并没有取得实际成果。
  1. 盖以清净福,下浃寰区中。
  • 通过修行清净之道,黄帝的福泽已经遍及整个宇宙。
  1. 君臣俱好生,自然格苍穹。
  • 无论是皇帝还是臣子都喜好生命,这样自然就能够达到至高无上的天道。
  1. 天道本好还,报以归其躬。
  • 天道本质上是循环往复的,它用回归自然的方式来报应万物。
  1. 一千二百岁,此寿何由穷。
  • 一千二百年的时间,这种长寿的境界是难以穷尽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黄帝的形象,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道法自然的高尚境界。诗中通过赞美黄帝的功德、智慧和德行,表达了对道家思想的高度赞扬。同时,诗中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以及对天道循环、物我一体的哲学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