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西来野梅发,今岁梅花似前腊。
流年别我谁肯留,衰鬓羞花不成折。
昔非今是未必然,尺短寸长何足说。
到家净洗客衣尘,犹有匡庐半山雪。
”`plain
我昔西来野梅发,今岁梅花似前腊。
流年别我谁肯留,衰鬓羞花不成折。
昔非今是未必然,尺短寸长何足说。
到家净洗客衣尘,犹有匡庐半山雪。
注释:
- 我昔西来:指的是诗人过去从西边来到此地。
- 野梅发:野生的梅树开始开花。
- 今岁梅花:指今年的梅花与往年相似。
- 似前腊:像去年那样的季节。
- 流年:时间流逝。
- 谁肯留:谁能留下来。
- 衰鬓:形容头发白了。
- 半山雪:比喻匡庐(庐山)山上的雪景。
翻译:
回想起我过去从西边来到这里时,那时野梅刚刚开放;而今年春天的梅花又像往年那样绽放。时光流转,岁月如梭,无论多少年过去,人们总是要离开。虽然头发已白,却仍然无法抗拒春天的诱惑,不愿折下那盛开的花朵。过去的和现在的未必相同,就像一寸和一尺的长度,有什么值得计较呢?回到家后,我将洗净旅途中的灰尘,但依然可以看到那匡庐山上的雪景美丽依旧。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瑞昌道中所见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对比“野梅发”与“梅花似前腊”,不仅展示了季节更迭的自然规律,也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第三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第四句则通过“衰鬓”和“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虽老仍求美的执着。最后两句以“流年别我谁肯留”和“到家浄洗客衣尘”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离别之后生活回归平静的喜悦,以及对自然景色不变的欣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