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
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注释】:

1.元宵:农历正月十五,为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2.煮浮圆子:元宵是一种食品,用糯米粉做成球形,煮熟后放在水中漂浮。

3.前辈:年长的人。

4.坐间:指聚会的场合。

5.四韵:诗的一种形式,每句四字。

6.今夕:今夜。

7.知何夕:不知是哪一天。

8.事同:事情相同。

9.汤官寻旧味:汤官,古代宫廷厨师,负责烹制汤羹。寻旧味,寻找过去的风味。

10.灶婢诧新功:灶下女婢惊讶于新的手艺。

11.星灿乌云里:星星在天空中闪烁,乌云里显得更为明亮。

12.珠浮浊水中:珍珠在水中漂浮,与浑浊的水形成对比。

13.岁时编杂咏:每年春天都要编撰诗歌以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14.家风:家族的传统和风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元宵节夜晚,回忆起过去的经历和感慨,表达了对家人传统的怀念之情。

首联“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描述了元宵节的场景,以及诗人在聚会中创作诗句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面,引出自己创作诗歌的主题。

颔联“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进一步描绘了元宵节的盛况,以及家人团聚的喜悦。诗人感叹时光流转,岁月如梭,但家人的欢聚却始终不变。他回忆着过去的味道和技艺,感慨如今的变化。

颈联“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则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星星比作明亮的云朵,将珍珠比作在浑浊水中漂浮的物体。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无论身处何种困境,都应保持乐观的心态,勇往直前。

尾联“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总结了全诗的内容,表达了诗人对家庭传统的重视。他通过创作诗歌,传承了家族的文化和传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元宵节的描述和对家人的回忆,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家族传统的尊重和维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