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着雨即尘埃,何似深秋耐久开。
菊尚无多饶瑞质,霜如有意护香腮。
也知林下风光早,不为山中历日催。
望断行人思折寄,却疑呼作岭头梅。
【译文】
春天的花朵被雨水打得飘落如尘埃,深秋的菊花却能耐久不凋。
菊花虽然不多但已经很美了,霜花似乎有意要保护香腮。
也知道林下的风光很早就到来,但山中的历日却催着时间流逝。
远望行人盼望他能折一枝来寄,但却怀疑他叫它岭上的梅。
【注释】
重九:指重阳节。
竹园:即“竹林之园”,泛指园林。
梨花:指梨花雪。
子中兄:作者友人子中的名字。
春花:指春季开放的鲜花。
着雨:被雨打掉。
即:就。
尘埃:尘土和污垢。
何似:怎比,哪比得上。
深秋:深秋的时节。
耐久:经久不衰。
瑞质:吉祥美好的品质。
霜:这里指秋霜。
护:守护。
也知:知道。
林下:指树林下面。
风光早:指景色美丽,景色美好。
历日:指日历上的日子,即农历。
思折寄:想要折枝寄去。
岭头梅:指梅花,因古人常以梅喻人。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借景抒情,通过对梨花、菊等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子中兄的思念之情。
首句写春日花开易落,而深秋的菊花却能耐久不凋。这是以梨花与菊花对比,突出菊花的特点。次句写春花虽美,却易受风雨摧残;而深秋的菊花却能在风雨中绽放,展现出其坚强的品质。第三句写菊花虽美,但数量不多;而霜花则似乎有意守护其香腮,表现出一种独特的美丽。第四句写秋天的风光早到,但人们却不能及时欣赏到它的美丽;而子中兄却能在秋天早早地欣赏到它的美丽,令人羡慕不已。最后一句写诗人遥望着行人,期待他能折一枝菊花寄给子中兄,但又怀疑他是否真的叫它岭头的梅,表达了诗人对子中兄的深情怀念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