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朝有道合羞贫,清昼那容裹路珍。
金马玉堂辞汉殿,桃花流水访秦人。
敢吟莫莫休休句,且佚胶胶扰扰身。
高会竹林欣有日,剩篘玉友钓溪鳞。

奉祠还家侄绎以诗相迎次韵

圣朝有道合羞贫,清昼那容裹路珍。

金马玉堂辞汉殿,桃花流水访秦人。

敢吟莫莫休休句,且佚胶胶扰扰身。

高会竹林欣有日,剩篘玉友钓溪鳞。

注释:

  1. 圣朝有道合羞贫,清昼那容裹路珍:在圣明的时代,有德行的人会感到羞愧,因为贫穷而感到羞耻。清昼,指晴朗的白天。
  2. 金马玉堂辞汉殿,桃花流水访秦人:辞去了金马门下省和玉堂殿的工作,去桃花源中寻找隐士。
  3. 敢吟莫莫休休句,且佚胶胶扰扰身:敢于吟诵“莫莫休休”,但也要摆脱世俗的纷扰。
  4. 高会竹林欣有日,剩篘玉友钓溪鳞:在竹林深处举行高会,享受着闲暇的时光。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辞官隐居、远离尘世纷扰的诗作。首句表达了诗人对圣明时代的赞美,认为有德行的人应该感到羞愧。第二句则是诗人辞去职务后的生活态度,他选择去桃花源中寻找隐士,而不是在繁华的都市中追求名利。第三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隐居生活,他敢于吟诵“莫莫休休”,但也要摆脱世俗的纷扰。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他选择了金马门下省和玉堂殿这样的高位,但最终还是选择离开,去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桃花流水访秦人”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隐居生活中,诗人虽然脱离了世俗的纷扰,但仍保持着一种闲适的心态。他敢于吟诵“莫莫休休”,但也要摆脱世俗的纷扰。这里的“剩篘玉友钓溪鳞”既是对诗人生活状态的描绘,也是对诗人性格特点的概括。
    最后两句则是对整首诗主题的总结。诗人选择在竹林深处举行高会,享受着闲暇的时光。这种生活状态既远离了世俗的纷扰,又保持了一种闲适的心态。因此,这首《奉祠还家侄绎以诗相迎次韵》既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在隐居生活中保持的一种闲适心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