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公重踏秣陵春,便觉威加析木津。
尺五去天沙路近,八千为岁寿杯新。
休论沧海长生药,要是清朝不死人。
万目睽睽观燮理,纪元真欲称熙淳。

诗句释义与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他的友人邦衡(即李邦衡,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庆祝生日时所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及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其忠诚不渝的赞扬。下面逐句解读这首诗的内容:

  1. 自公重踏秣陵春:从公重新踏上秣陵的春天。这里提到的”重踏”意味着邦衡再次回到了他曾经工作的地方——南京(秣陵),而“春天”象征着新的开始和生机。

  2. 便觉威加析木津:就感觉到威风已经到达析木津。析木津可能是一个地名或比喻,暗示邦衡在朝廷中的地位如同江河汇聚到大海一样,声势浩大。

  3. 尺五去天沙路近:距离像一尺五那样短,接近天空中的沙路。这里可能暗含邦衡的才华横溢,能够迅速接近至高位,如同沙地之小可以轻易达到天边。

  4. 八千为岁寿杯新:八千年岁月为寿宴上新添的酒杯。这里的“寿杯”指的是祝寿时所用的酒杯,而“八千年”则可能寓意邦衡长寿或者其事业如千年古树般长青。

  5. 休论沧海长生药:不要再谈论那海中生长的长生药。这表示邦衡不需要依赖任何药物或外界的帮助来延长生命,他的长寿是有其内在的品质和能力。

  6. 要是清朝不死人:如果清朝还能有活人。这里可能是指邦衡希望朝廷能继续存在,有人为国家服务,而不是完全消亡。

  7. 万目睽睽观燮理:万人的目光注视着公正的治理。燮理可能指的是政治上的平衡和稳定。

  8. 纪元真欲称熙淳:纪元真是想要称颂熙宁、元丰的盛世。这里的“熙宁”、“元丰”是宋朝的两个时期,分别由神宗和哲宗统治,被后人认为是宋朝经济和文化繁荣的象征。

译文:
自从公重新踏入秣陵的春天,就感觉到你的威严已抵达析木津。
一尺半的距离接近于天空中的沙路,八千年的时光仿佛为你的新酒增添了新意。
不要再谈论海中生长的长生药了,关键是要维持清朝的长久和稳定。
万人目光注视着公正的治理,你真正想要称颂的是熙宁、元丰的盛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历史的引用,展现了邦衡的政治地位和个人魅力。诗中充满了对邦衡个人能力和贡献的赞赏,同时也表达了对他未来成就的美好祝愿。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邦衡个人的直接赞美,也有对国家和时代的美好期许,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远的艺术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