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黄甲旧蜚英,紫绶金章晚更荣。
隐德家传辽北客,修龄人羡济南生。
墓中深刻同年笔,世上难磨异日名。
识面有时追往事,伤情无路奠佳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要求,然后通读全诗,把握其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在此基础上结合题目要求和重点诗句进行赏析。

“管长源”,即管宁,字幼安,东汉末年渤海人(今河北沧州)。他与平原祢衡友善,两人志同道合,经常相互唱和。建安二年(197年),曹操征袁术时,管宁隐居在辽东郡的襄平县(今辽宁辽阳市)。后来,管宁到邺城(今河南安阳西)拜见袁绍,袁绍对他十分器重,管宁坚决辞谢。不久之后,他又去北海郡的昌亭隐居,直到建安四年(199年)才返回故乡。曹操听说他的贤名后,多次派人请他出来做官,但管宁都坚辞不受。

“青袍黄甲旧蜚英,紫绶金章晚更荣。”首二句是说管宁年轻时曾以才华横溢闻名当世,而晚年却隐遁于辽东。“青袍黄甲”“紫绶金章”都是指代官职和地位的词,这里用来形容管宁的一生。

“隐德家传辽北客,修龄人羡济南生。”第三四句是说管宁虽然已经隐退了多年,但他仍然被世人所景仰。管宁在辽东隐居的时候,曾经有过一次为官的经历。由于管宁拒绝担任官职,所以当他回到家乡之后,人们都非常羡慕他在官场上取得的成就。

“墓中深刻同年笔,世上难磨异日名。”“墓中深刻同年笔”是指管宁去世以后,人们在他的尸体旁边发现了许多刻写有“管宁”字样的木简,这些木简都是当年管宁与朋友交往时留下的痕迹。“异日名”则是指管宁在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名声。

“识面有时追往事,伤情无路奠佳城。”“识面有时追往事”是指人们时常会怀念管宁当年的风采。“伤情无路奠佳城”则是说人们只能通过怀念管宁来表达自己的哀思之情。

【答案】

译文:

青袍黄甲旧蜚英,紫绶金章晚更荣。

隐德家传辽北客,修龄人羡济南生。

墓中深刻同年笔,世上难磨异日名。

识面有时追往事,伤情无路奠佳城。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对友人的追忆和悼念。首联先点出友人的出身和身份,接着又写出了他的生平事迹。中间两联着重写其为人处世的特点及遗留下的美名。尾联则抒发诗人对其人品和才能的敬慕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感情真挚深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