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泾不必羡清淮,社燕宾鸿任去来。
老子何曾凭日者,后生正合竞时哉。
圆规枉把方心凿,尘世常令笑口开。
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

正月三日胡季亨及伯信仲威叔贤昆仲欧阳宅之李达可同自永和来雨中小集叠岫阁用金鼎玉舟劝酒下视梅林戏举说命五说戏祝六君蒙次前韵赋佳篇各徵旧事各以一篇为谢

浊泾不必羡清淮,社燕宾鸿任去来。

老子何曾凭日者,后生正合竞时哉。

圆规枉把方心凿,尘世常令笑口开。

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

【注释】

浊泾:指泾水,流经今安徽省西部。

羡(xuàn):嫉妒。

社燕:指春秋二社的祭祀。

宾鸿:指春秋两季南飞的大雁。

老子何曾凭日者:比喻自己无才,不值一提。老子,指老子出关时骑青牛过函谷关而去。

后生:后辈。

圆规枉把方心凿:比喻说话人没有自己的主见,只会盲目地附和他人的意见。

尘世常令笑口开:比喻说话人虽然年老,但仍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能够看到事物的光明面。

八十老翁行未得,不如能说小儿孩:意谓八十岁了,仍不能有所作为,还不如能说会道的年轻人。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是诗人与友人在叠岫阁小聚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中“浊泾不必羡清淮”,表明了诗人对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的理解。他认为,只要自己过得开心,何必羡慕别人呢?“社燕”和“宾鸿”都是春秋时期用来祭祀的鸟类,它们在春天和秋天都会迁徙。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两个词来形容自己和朋友之间的友谊,表示他们无论在哪里都会相互支持,共同前行。

“老子何曾凭日者”,诗人以老子出关为例,表示自己虽然没有才能,但是也不需要过分担心自己的未来。他相信,只要有才华和努力,总会有机会的。这句诗也暗含了他对年轻朋友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

“后生正合竞时哉”,这句话是对年轻人的鼓励和期望。诗人认为,现在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年轻人应该抓住这些机会,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他也提醒年轻人要珍惜当下,不要等到老了才后悔没有做过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后两句“圆规枉把方心凿,尘世常令笑口开”,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圆规”这个工具来形容自己的心态。他说自己并没有像那个圆规那样固执己见,而是愿意倾听不同的意见,并且保持乐观的态度。他认为,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够看到事物的光明面。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时间、年轻人等方面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待。它既是一首表达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具有哲理性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