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佩甘泉不乏人,谁能博古复通今。
直如汲黯非游侠,忠似更生不铸金。

鸣佩甘泉不乏人,谁能博古复通今。

直如汲黯非游侠,忠似更生不铸金。

注释:

  • 鸣佩:指佩戴的玉佩发出清脆的声音,象征着高官显贵的身份。
  • 甘泉:古代帝王的宫殿名,这里借指高位。
  • 博古:对古代历史、文化有深入研究和广泛涉猎。
  • 通今:通晓当代,即了解现在的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
  • 汲黯:西汉著名直臣,以其刚正不阿著称。
  • 更生:指东汉初年的著名清官,以清廉著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仁甫的悼念之情。首句“鸣佩甘泉不乏人”,诗人用“鸣佩”形容学士李仁甫的高贵身份,而“甘泉”则暗示了其在官场的地位。然而,诗人紧接着提出疑问:“谁能博古复通今?”这句话既表达了对李仁甫博古通今能力的赞赏,也隐含了对其在现实政治中可能遇到的困境的思考。

第二句“直如汲黯非游侠”,借用历史上的名臣汲黯的形象,赞扬李仁甫正直无私的性格。汲黯是汉朝的一位名臣,以其刚正不阿、敢于直言的性格闻名。这句诗表明,尽管李仁甫有着这样的优点,但他是否能够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自己的正直,仍然是未知数。

最后两句“忠似更生不铸金”,则是直接赞美李仁甫的品质。这里的“更生”指的是东汉初年的名臣陈寔,因其清廉著称。诗人通过将李仁甫与这两位贤臣相比,强调了他的忠诚和清廉品质。然而,诗人的担忧并未完全表达出来:“身全五福仍通贵”,虽然李仁甫得到了许多好运和地位,但诗人担心这可能只是暂时的,未来他是否能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仍然是一个谜。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对李仁甫的赞美和对其处境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谊和对其未来的深深关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