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行人簇水边,水中鲛鳄惯垂涎。
从今何待跛男子,共载谁非利涉川。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号平湖。他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陆游并称“平湖陆游”,是江西吉州人。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描写田园生活、抒发爱国情怀为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诗句解析
“争渡行人簇水边”:这里的“争渡”形象地描绘了行人急于过河的情景,“水边”则指明了地点是在河流附近。整句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渡口的繁忙景象。
“水中鲛鳄惯垂涎”:这里的“鲛鳄”指的是鳄鱼,用其作为比喻,说明河水中的危险和危险的气息。“垂涎”则形容鳄鱼贪婪、凶猛的性格特点,也暗示了人们过河时的紧张和不安。
“从今何待跛男子,共载谁非利涉川”: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何待”意味着不必再等待,而“跛男子”则是对普通人的称呼,这里用来比喻那些行动不便的人。“利涉川”则是指安全渡过河流,引申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意思。整句诗鼓励人们不要等待,要一起努力,共同面对困难。
译文
争渡的行人挤在水边,水中的鲛鳄已经习惯了人们投给它的食物。从今以后,谁还需要等待那些行动不便的人呢?我们都应该勇敢地面对河流,共同渡过难关。
注释
- 太和宰:宋代官职,负责治理地方政务。
- 争渡:争先恐后地过河。
- 行人:指过河的人或船夫。
- 簇水边:拥挤在水边。
- 水中鲛鳄:指水中的鳄鱼。
- 惯垂涎:习惯了人们投给的食物。
- 从今:从现在开始。
- 待:等待。
- 跛男子:行动不便的人。
- 利涉川:顺利地渡过河流。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渡口的繁忙场景和人们的渡河行为,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决心和勇气。同时,诗人也鼓励人们不要等待那些行动不便的人,要一起勇敢地面对困难,共同度过难关。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