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上座,惺惺著,灵根一点便通神,败叶千林都扫却。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局部的含义来归纳内容要点。考生首先要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即可。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以梦为引子,通过梦境中所见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甲申:即嘉靖四十年(1561),甲申四月甲子夜,诗人梦见以焦坑小团及宜春新芽送隆庆长老了远戏作柬云云矍然而寤,枕上又补一颂以茶送达数日前曾有此意而一点千林非因想所及也,达上座,惺惺著,灵根一点便通神,败叶千林都扫却。
【答案】
译文:
四月一日夜里我做了个梦,梦见用焦坑的小团和宜春的新芽送给隆庆的长老了远,并写诗作柬,醒来后在床上写下一颂词,以茶相赠。前几天曾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一点千林并非我所想得到。
注释:①甲申:即嘉靖四十年(1561)。②了远:名了义,字远公,万历年间任南京礼部主事,后辞官隐居于浙江天台山之东麓石笋岩。③澹然:淡泊的样子。④茗:茶叶。⑤茶道:饮茶时讲究的一种仪式。⑥“有”字:指“有”字禅院。⑦“灵根”:佛经谓人有清净无染的心性,谓之灵根。灵根通神:心如明镜,可以洞见万象。⑧败叶千林:指落叶满地的深林。⑨惺惺者:形容人虚怀若谷,胸襟宽广的样子。⑩灵根一点便通神:禅宗认为人的心本来都是觉悟的,只要用心去体悟,就都能达到精神解脱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写梦中与了翁的一段交往。诗中以梦为引子,从梦中所见的景物落笔,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起得浑成。“甲申四月甲子”是作者的生辰,甲申是年号,甲子是干支之一。这两句是说作者在四月初一日夜里做了一个梦。“梦以焦坑小团”五句,描绘梦中所见的景物,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焦坑”是指产茶的地方;“小团”是宋代一种名贵的茶饼,“宜春新芽”则是指宜春出产的新茶叶。这里既写梦中所见之物,也暗示着作者当时的生活状况。接着三、四两句,写梦中所见景物,“一点”、“千林”两个比喻十分贴切地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开朗。最后两句是作者在梦中向长老写了一首诗:“达上座,惺惺着”,意思是说,你既然这样高超,那我也只好向你学习了。“灵根一点便通神”,意思是说,你的心本来就很灵通,一旦有了这种境界,就可以达到精神解脱的境界。“败叶千林都扫却”,是说,即使是一片落叶,也能使你把它扫除干净,何况那些枯枝老叶呢?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你既然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那这些枯枝老叶也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