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入度门寺,先观觉范诗。
昔人吟不尽,今日到方知。
地僻寒来早,高山月上迟。
池边老修竹,曾映董生帏。

这首诗是诗人在度门寺游览时,看到寺庙周围的环境以及自己与古人的对比后所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 才入度门寺,先观觉范诗。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刚到度门寺,就迫不及待地想要欣赏觉范写的诗。这里的“度门寺”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寺庙,而“觉范”则可能是诗人对一位古代文学家的尊称或者名字。

  • 昔人吟不尽,今日到方知。
    这是诗人感慨自己今天才真正了解过去人们对于诗歌的热爱和执着,这种情感贯穿了全篇。这里的“吟不尽”意味着诗歌的魅力无穷无尽,而“今日到方知”则表示诗人在现实中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感觉。

  • 地僻寒来早,高山月上迟。
    这句诗描绘了度门寺周围的景色。诗人用“地僻”来形容这个地方偏僻,可能远离喧嚣,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寒来早”、“月上迟”则分别形容了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暗示着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池边老修竹,曾映董生帏。
    这句诗通过“池边老修竹”和“董生帏”这两个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这里的“董生”可能是指古代的一个人物,而“帏”则是帐篷的意思,可能是比喻性的描述。

  • 注释:

  • 度门寺:寺庙名

  • 觉范:古代文学家,诗人尊称

  • 吟不尽:指诗歌的魅力无穷无尽

  • 地僻:地理位置偏僻或人迹罕至

  • 高山月上迟:描写山中月夜的美丽景象

  • 池边老修竹:描述池边的老竹子

  • 董生帏:比喻性描述,可能有诗意或象征含义

  •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自己的感受和古人对诗歌的热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意象,如“觉范”、 “高山月上迟”等,都富有诗意,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