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宇
《杜宇二首·其一》是唐代诗人曹峻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萋萋芳草遍天涯 - 萋萋芳草:形容草丛茂盛,色彩鲜绿,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 遍天涯:表示草地遍布整个天涯,暗示着诗人对远方的无限遐想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2. 杜宇声声感岁华 - 杜宇:即杜鹃,是一种叫声凄厉的鸟类。 - 声声:反复、连续地叫着,这里强调了杜鹃叫声的连绵不绝和悲切之情。 - 感岁华:感慨时光流逝
杜宇二首 其二 金粉楼台百战场,诗魂唤起恨茫茫。春风春雨愁中夜,江北江南望故乡。 注释:金粉楼台,指的是繁华的宫殿或城市。百战场,指无数的战争场所。诗魂,指诗人的诗歌创作灵感或灵魂。唤起,激发或唤醒。恨茫茫,表示深深遗憾和无奈。春风春雨,春天的风和雨。愁中夜,在忧愁的夜晚。江北江南,分别指长江以北和以南地区。望故乡,望着远方的家乡。便解倒悬,形容摆脱困境后的喜悦。终自苦,最终感到快乐
【注释】 杜宇:杜鹃鸟,相传其叫声似"不如归去"。 尔自无归处:你本来就没有家,无法回到自己的国家。 何须苦劝人:为什么苦苦劝导别人? 烟深青嶂晓:烟雾弥漫的山峦在晨曦中显得更加幽深。 任是心如铁:任凭你内心像钢铁一样坚强。 闻时亦怆神:听到这些也会使人感到悲伤和惆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杜鹃鸟鸣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灭亡后人们命运的关切与忧虑以及个人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无奈
注释:白首几人能到家,暮云残月隔三巴。巴江不是无皈路,何事年年怨啼鸦。 赏析:此诗为蜀中友人所做,抒发了诗人自己漂泊在外的悲凉之感。 “白首几人能到家,暮云残月隔三巴。”前两句是说,有几个人能够最终回到家乡呢?他们只能在暮霭沉沉、残月当空之际,遥望故乡,思念亲人。这里的“家”字,既是实指,又是虚写。诗人以归家之难,来反托自己仕途坎坷,怀才不遇,不得施展的悲愤心情
注释: 蜀水蜀山归路迷,烟林春晚草萋萋。 蜀地的水和山让人感到迷茫,烟林中的春色已经过了正午但草木依旧郁郁葱葱。 野花如血无人管,空向长安枝上啼。 野花如同鲜血般鲜艳却无人欣赏,只能空对着长安城的枝条哀嚎。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思乡者在春天回到故乡的途中,看到家乡美丽的景色却无法回家的无奈心情。诗人用“蜀水蜀山归路迷”来形容自己的迷茫感,用“烟林春晚草萋萋”描绘了春天的美景
诗句如下: 杜宇蜀帝魂,啼时吻流血。 知有思归人,日夜啼不绝。 吾归渺无期,汝啼岂易说。 故宫春草深,高堂满簪雪。 译文: 蜀地的皇帝魂魄化成了杜宇,每当它悲鸣时,都会用嘴巴去舔血,仿佛在哭泣。我知道有一个人思念着故乡,他日夜不停地啼哭,好像永远也不会停止。而我回归家乡的日子遥遥无期,你(指杜宇)的啼叫又怎么能轻易解释清楚呢?皇宫里的春天的草地已经变深,高堂之上满是飘落的雪花。 赏析:
注释:鲜鲜的纹绶变成了旧毛衣,蜀国繁华的梦也不再是现实。你如此珍惜家园,如今却漂泊在外更思念家乡。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怀人的诗。首句点明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之感。后两句抒发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之情,表现了他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和无奈。全诗感情真挚,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杜宇,别名子规,又名杜鹃、催归。相传为战国时期蜀王望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其啼声悲切如“不如归去”,寓意着离别之痛。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末夏初之际,听闻杜宇鸟的啼声,感受到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和生命无常的哀愁。 诗的前两句:“花残叶密过芳春,江北江南烟水昏。”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述,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却又带有些许凋零之感的画面。花已残败,叶子繁茂,预示着春天的结束。而春天过后
【注释】 杜宇:即杜鹃,传说中鸟名。口流望帝血:相传古蜀王杜宇禅位后,被他的臣子们杀死,他化为杜鹃鸟。望帝:指杜宇,传说他是古蜀国的君主。 何为:为什么。寄别巢:托生在别的巢穴。毛羽摧残悲哽咽:羽毛摧伤,悲伤地鸣叫。 将亡:将要灭亡。皎皎:明亮洁白的样子。贾廉:指贾谊。 怨望:怨恨不平。休歇:停止。 天运:天命的运行。废兴:兴衰。 尧舜受禅:指舜把帝位让给尧,尧传位于舜。夏商衰:夏朝和商朝衰落
杜宇 杜宇虽微禽,用意举世稀。 念昔春盛时,天地皆芳菲。 杜宇默无声,不畏百鸟讥。 东君将促驾,乃独号鸣悲。 日夜不肯休,流血沾其衣。 念言身尚存,乃使春独归。 饮啄虽如昔,此身当畴依。 月明抱树枝,敢忘此歔欷。 虽无精卫劳,区区亦庶几。 寄言天壤间,勿谓斯禽微。 译文: 杜鹃虽然是一种微不足道的鸟类,但是它的心思却非常深远,它的存在对于世界来说是非常罕见的。回想起春天繁花似锦的时候